白日驕陽似火,夜晚風雨交加。汛期已至,極端天氣逐漸增多,為有效應對自然災害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石棉縣鄉人大認真貫徹落實《雅安市自然災害應急避險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抓細抓實各項防汛防災措施,全力筑牢“銅墻鐵壁”,嚴陣以待確保江河安瀾、群眾安全。
查短板,補弱項,筑牢防汛堅固城墻。縣人大常委會制定檢查《規定》貫徹落實情況工作方案,分4個小組對12個鄉鎮(街道)和8個相關部門開展執法檢查,就《規定》貫徹落實、鄉鎮(街道)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履行職責、避難場所建設等情況開展調研,發現安置點基礎設施不足、部分救災物質保存難等問題7個,提出整改意見和工作建議10余條。常委會班子成員經常深入各分管聯系鄉鎮,督促整改在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指導完善應急預案,細化防災、抗災、救災等措施。協助構建相鄰鄉鎮大渡河流域上下游聯防聯控機制,通過順暢高效溝通,及時共享河水上漲、周邊直流和沿線電站泄洪等信息,通過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地質情況和天氣變化,科學有效做好防范應對工作,確保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傳播到位,災情、險情及時掌控處置。
繃緊弦,勇擔當,多措并舉保民安康。各鄉鎮人大、街道人大工委積極參與防汛減災工作,組織人大代表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宣傳動員群眾做好防范工作。新棉街道人大工委結合網絡媒介和傳統方法,全覆蓋常態化開展《規定》、汛期安全小常識宣講,大力宣傳成功避險典型案例和隱患報告獎勵辦法,潛移默化轉變群眾觀念,讓他們從防汛減災的等靠者轉化為主動者。今年以來,已有大部分群眾在接到極端天氣預警信息和轉移安置通知后主動前往集中安置點。迎政鄉人大主席團結合《規定》第七條,建議鄉人民政府建立完善結對幫扶機制,制定山洪、地災隱患點避險撤離人員分工表,組織代表融入“五防兩保”網格,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婦女等特殊群體落實一對一幫扶。美羅鎮人大主席團組織安置點內的人大代表當好避險群眾的生活“保障員”,代表們有的幫忙打掃室內室外衛生,有的發揮專長修理空調,有的化身廚師為避險群眾提供熱乎的家常飯菜,并協助寢前人員清點等工作。栗子坪鄉人大主席團積極開展救災儲備物資管理監督,對檢查發現的過期失效物品要求及時處理和補充更新,嚴格查看儲備物資清單,提醒防止物資受潮、物品損毀等情況出現,確保救災儲備物資質量可靠、數量充足。
人民群眾安全重于泰山,石棉縣鄉人大積極履職作為,各級代表積極參與,把防汛減災工作作為“為人民服務”的前沿陣地,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為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