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最高檢部署“檢護民生”專項行動以來,雨城區檢察院深入貫徹落實最高檢專項行動部署和最高檢、省院、市院推進會工作要求,將其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精心組織、有序推進,以“四大檢察”協同推進“檢護民生”專項行動縱深發展,圍繞民心所向,高質效辦好民生案件,以扎實工作的成效助力雨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人民至上理念,打好重點領域“攻堅戰”
積極防范和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認真落實服務金融高質量發展檢察意見,加強金融領域、資本市場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雙向銜接,提前介入非法集資刑事案件1件9人。依法從嚴懲治證券犯罪,加大追贓挽損力度,對2件偽造、變造金融票證案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批準逮捕1案1人,起訴2件4人。持續做好醫保詐騙專項整治工作,辦理的雨城區某醫院亂收費行政違法監督案件中,發現行政主管機關逾期未對違規收費的醫院作出行政處罰,向其發出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對其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137萬余元。突出整治重點行業市場亂象。依法從嚴打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對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假冒注冊商標案提前介入偵查,起訴2件8人。辦理涉“死牛肉”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對涉及銷售死因不明、未取得檢驗檢疫合格證牛肉的2名當事人提起訴訟,追回懲罰性賠償金10萬余元。嚴格落實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網絡法治工作的意見,協同整治網絡謠言特別是網絡暴力等違法犯罪,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件2人。依法從嚴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協同犯罪,持續推進“斷卡”“斷流”“拔釘”等專項行動,辦理電信網絡詐騙刑事案件8件,起訴27人。服務保障美麗雨城建設。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持續推進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辦理涉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5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案件4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件,追回生態修復費用8000余元,用于對被破壞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觀音座蓮屬植物八十四株,金毛狗蕨十七株、桫欏四株的移栽養護。
構建協同共治格局,合力維護特殊群體權益
依法懲治侵害特殊群體犯罪。嚴厲打擊侵害婦女兒童權益、拖欠農民工工資等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1件,批準逮捕侵害未成年人嫌疑人5件6人,起訴1件1人。建立全市首個輕罪治理中心,以簡案快辦“小切口”,推動案件質效“大提升”。全力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創新“三聯三強三服務”支持起訴新模式,積極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積極促成雙方達成訴前和解,幫助353位農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資126萬余元。維護靈活就業人員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與區總工會建立《“檢察+工會”共建貨運行業勞動者權益保障協作機制》,對5名新業態勞動者支持起訴解決糾紛,協同區工會發出《勞動法律監督提醒函》為16名貨運司機追討運費44萬元,協調行政執法部門為4名貨運司機解決掛靠車輛過戶難問題。悉心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深耕檢教共建,在上里鎮學校設立未成年人幫扶幫教中心,開展家庭教育、法治宣講、檢察開放日活動10余次。聯合婦聯、民政常態化開展關愛服務,與區內50名留守兒童、低保兒童實現“一對一”結對幫扶。辦理的督促整治未成年人有償陪侍問題綜合司法保護案入選第八屆四川省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典型案例。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與雅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特勤大隊會簽《關于建立交通事故類國家司法救助線索移送銜接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辦理國家司法救助12件,發放司法救助金3.5萬元。
持續擦亮“楓橋式”品牌,助推民生領域治理
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橋”的元素為理念,建立“雨之窗”控申文化品牌,立足矛盾化解建立“陽光橋”,深化訴源治理。建立“楓橋式”和解工作室,共接收群眾信訪16件次,領導包案6件,均已辦結。依托“四大檢察”一體化辦案團隊,建立“領導+檢察官”的辦案模式,形成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等四類8組專業信訪化解團隊,采取上下聯動、集中“會診”、聯合“醫治”等手段,確保“案結事了”,真正為信訪畫上“句號”。辦理的某物流有限公司不服公安機關不立案決定申請監督案,采取“領導+刑事檢察化解團隊”的辦理模式,依法做實首次信訪的化解工作,被評選為雨城區政法系統“十佳”案例。辦理的王某蓉與某保險公司雅安分公司財產損失保障合同糾紛再審檢察建議案獲川渝兩地金融民事檢察優秀案例。加強類案監督。主動將個案辦理到類案監督再到社會治理這個鏈條拉長、做實做細,對于正在審查或已辦案件,發現人民法院、行政機關等存在同類錯誤,制發類案檢察建議17件,社會治理檢察建議3件。針對雨城區物流運輸企業被吊銷許可證后所屬貨運車輛轉戶難題問題,及時向區委進行專題匯報,區委組織召開交通工作專題會議,責成主管部門全力協作30余名貨車司機解決過戶難題。加強協作賦能。合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聚合多元主體協同共治,促進依法行政,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利用省檢察院開發的虛假訴訟大數據監督模型,發現虛假民事訴訟案件線索10件。自主開發的未檢大數據模型,實現全部涉未刑事案件的一案多查,有效發現案中涉未敏感場所違法線索、控輟保學、強制報告反查線索,便于通過行政、民事、公益訴訟檢察手段刑事案件背后社會問題進行溯源治理。目前,已通過該平臺辦理公益訴訟、支持起訴等綜合履職案件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