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網絡自制食品安全隱患大各路“吃貨”購買需謹慎

        來源: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作者: 發布時間:2022-03-27 18:23:31

        隨著以電商平臺、新零售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民間傳統手工小吃、農家自產紅薯粉、博主秘制私房菜等各類自制食品在朋友圈、QQ群、微博、短視頻平臺上推廣出售的案例已屢見不鮮。足不出戶,輕點鼠標,各地美食便可送上門來,“純綠色”“無添加”“全手工”“獨家秘制”等字眼賺足了“吃貨”們的眼球。這類銷售模式也成為頗受年輕消費者歡迎的新興食品經營業態。然而部分自制食品處于監管的灰色地帶,滿足消費者口腹之欲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

        2022年“315”晚會中曝光的名特產紅薯粉條,約80%是用廉價的木薯淀粉摻假。部分產品就是農家自制食品,以宣傳推廣方式通過網絡平臺銷售出去,并在產品圖片上宣稱“拒絕摻假,100%純粉”。那些光鮮亮麗的網絡自制食品究竟是名不虛傳還是夸大其實?如何讓自己享受美味的同時又吃得放心?為此,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網絡自制食品時,應注意在以下幾個方面“留個心眼”:

        一、關注購買途徑,有證更有保障

        除特殊情況外,凡是沒有取得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或是食品經營許可的,一律屬于違法行為。在選購網絡自制食品時,應選擇具有正規資質、成規模的網絡交易平臺,選擇信譽良好的賣家,注意看其他消費者的評價,多關注跨度時間較長的“追加評價”;在網絡店鋪首頁查詢賣家是否公示營業執照及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證件照片。詢問發貨地址,查看是否與證照上提供的地址一致,不要在信息不符的店鋪購買食品。

        二、到手仔細驗貨,防范感染疫情

        收貨后應先進行查驗,心中做到“四問”:即產品有無特殊運輸要求,尤其是某些需要冷鏈運送食品的運輸全程是否達到要求?外觀是否良好無破損?產品包裝是否標明生產日期、保質期以及經營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是否在保質期內?交易過程中注意收集和保存相關購物證據,及時向商家索取并妥善保管購物電子交易碼等有效憑證。此外,由于全球新冠疫情影響,收到包裹后要注意防疫要求,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三、轉變消費觀念,謹慎小心廣告

        “純綠色”“無添加”“全手工”等宣稱詞也許只是商家的宣傳策略?!熬G色食品”標志需要專門機構認證,網上自制食品很難有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食品;不要過分追求定制造型和口感而私人訂制,不要過度崇尚新鮮、健康、無添加?!盁o添加”并不代表食品安全可靠,合理合規使用食品添加劑會對食品品質起到促進作用,只要在國家相關標準規定的范圍內就可放心食用。反倒是一些家庭、小作坊因生產條件、消毒設施較為簡陋,生產工藝不符合標準要求,極易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比如自制月餅,月餅餡水分含量高,如果消毒工作不到位,沒有添加防腐劑或是產品密封包裝不達標,就容易造成細菌大量繁殖引起食物中毒;標榜“全手工”可能連最基本的生產人員健康狀況也不能保證。不要執著迷戀野味,謹慎購買陌生的自制食物,尤其是野生菌,避免發生吃完“躺板板”的事故。此外,面對花樣繁多的促銷手段,避免消費沖動,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選購。

        四、增強法律意識,維護合法權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一條,消費者通過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購買食品,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網食品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由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賠償。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承諾的,應當履行其承諾。因此,一旦出現消費糾紛,消費者應積極主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可先自行與經營者協商解決,如無法達成和解,可撥打12315熱線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撰?稿:王?鑫?四川省食品檢驗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譚亞男?四川省食品檢驗研究院工程師

        劉忠瑩?四川省食品檢驗研究院主管藥師

        校?核: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處

        責任編輯:admin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获嘉县| 玛多县| 巴东县| 济源市| 福州市| 廊坊市| 安陆市| 巨鹿县| 高淳县| 芦山县| 泾阳县| 铁岭市| 锦州市| 汝州市| 炉霍县| 隆子县| 泽普县| 乌拉特后旗| 蕲春县| 博白县| 长沙县| 东源县| 万宁市| 佛冈县| 安远县| 德化县| 北辰区| 永仁县| 剑阁县| 嵊州市| 军事| 株洲市| 平山县| 开封市| 芷江| 谷城县| 毕节市| 和静县| 漳平市|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