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內江市東興區西林街道在錦繡社區德馨苑小區舉辦“粽情端午 鄰里同樂”大型主題活動,通過志愿者與社區居民在包粽子民俗體驗、便民義診、歌舞表演等環節的現場互動,進一步促進鄰里交流,增進鄰里感情,營造溫馨和諧的社區氛圍,凸顯傳統端午與“東鄰西舍”鄰里活動季在不期而遇中所呈現出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筆者在現場見到,不論是精神矍鑠的社區老人,還是憨態可掬的小孩子,他們都是當天活動里最活躍的元素。表演完和端午有關的歌舞,小孩子們仍然情緒飽滿,緊接著又和大人們一道,開始虛心學起了包粽子。作為文化傳承的“活課堂”,志愿者們一邊整理浸泡好的粽葉、糯米、紅豆等材料,一邊示范講解折疊粽葉、填裝餡料、捆扎棉線等包粽子技巧,還通過包粽子的手腦接力,啟發大家用深邃的思考與勞動的實踐,明白包粽子的意義:粽葉象征清廉剛正,糯米代表五谷豐登,不同餡料的搭配則蘊含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多元向往。帶著孫子參與其中的王阿姨說:“現在的孩子總覺得粽子是超市里的速食食品,缺乏很多常識。只有讓他們親手包,才能讓他們懂得,每片粽葉都裹著老祖宗的智慧。”
除了民俗體驗,街道與社區還聯合醫療機構廣泛參與到本次主題活動中來,其開展的聽力、牙齒等免費檢查服務,讓傳統節日更添溫情:“古人在端午飲雄黃酒、沐蘭湯,其實蘊含著夏季養生的科學理念,現代健康檢查也是對傳統 ‘ 避疫 ’文化的創新傳承。”
本次活動主辦方表示,社區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單元,情牽社區“一老一小”,將端午的“文化味”與便民的“煙火氣”有機結合起來,既可以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又可以讓社區鄰里在多元化互動中實實在在感受到“遠親不如近鄰”的溫暖。(樊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