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常的工作日,巴中市恩陽區興隆鎮民政工作人員從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平臺注意到一名低保對象,隨即立馬組織人員走訪調查。夏日的驕陽炙烤著大地,工作人員一邊擦著臉上的汗水,一邊走到了北斗村李大爺的家,將一篼水果和藿香正氣、蚊香等用品交到他手上。“這段時間氣溫高,大爺您少外出干活,謹防中暑。另外,看好你孫子,莫要下堰塘洗澡,有事打我的電話。”
“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真是太辛苦你們了。”83歲的李大爺緊握著工作人員的手,滿臉的笑容:“有你們的關心,我莫得啥顧慮了”。
李大爺一家人有著悲慘的遭遇。孫子出生后,發現其智力存在嚴重問題(鑒定為智力一級殘疾),生活起居都要人照料,兒子常年在外務工補貼家用,兒媳難以負擔沉重的生活壓力,外出務工多年未有音訊,留下爺孫倆在家相依為命。然而,噩耗接踵而至,李大爺在2021年檢查出患有前列腺癌,病情持續惡化。年過五旬的兒子又誤入傳銷組織,給李大爺積存的一點點看病錢被騙光,還欠下不少債,靠打鐘點工維持生活。2022年,興隆鎮及時將李大爺一家納入了兜底保障。
然而,最讓李大爺放心不下的是他的孫子,“我啥子都不怕,就怕我死后,這個殘疾娃娃怎么活喲!”李大爺一手拉著工作人員,一手牽著殘疾孫子,背脊彎曲,老淚縱橫。
在“為你而來·解憂暖心”活動中,民政人員對其家庭實施輪崗幫扶,兩天打一個電話,三天一次上門尋訪,不僅給予送上生活物資,還經常進行心理輔導。考慮李大爺一家的情況,建議將孫子送到養老機構,以減輕李大爺的壓力,讓其好好養病。但李大爺卻想在最后的時光陪伴孫子,婉拒了工作人員的建議。幾次交流后,李大爺終于放下心理包袱,開始積極接受治療,并對孫子的未來充滿信心。“有黨和政府在,有民政部門的暖心服務,我們的日子有保障,孫子的生活沒有問題。”李大爺逢人便說。
據悉,近年來,恩陽區民政局建立和完善以“區級監測預警、鎮(街道)定期摸排、村級日常走訪、社區定點聯系”的區、鄉、村、社四級困難群眾救助機制,與衛健、醫保、人社、殘聯等部門線上線下聯動,探索出“信息推送共享+主動發現辦理+精準救助服務”模式。
今年以來,籌集資金60余萬,走訪慰問困難群眾3000余戶,監測預警信息2429條,新增納入低保監測對象967戶1592人,特困人員53人;實行急難臨時救助48小時“先行救助”后補充材料救助急難型對象25戶,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5萬元,提高了社會救助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