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市就室內和外擺區與商管公司于2018年簽訂租賃合同,現在室內的租賃合同于2023年7月31日解除。解除后,超市希望重新簽訂新租賃合同等原因遲遲不騰退場地,雙方發生爭議,經多次交涉無果。近日,雙方來到東坡島派出所人民調解工作室,希望得到解決。經律師對雙方權利義務的分析,社區調解員、民警在場共同協調,雙方達成初步意向,商管公司同意延長超市騰退時間,一場糾紛得到圓滿化解。
這是東坡區司法局不斷創新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個縮影。該局深度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積極吸納社會力量,充分發揮“三力”優勢,及時高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推動多元解紛工作走深走實,筑牢社會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
吸納多元力量,凝聚組織合力。聯合區委政法委、區財政局印發《東坡區社會調解組織補助資金申報指南》,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目前共有7家個人調解工作室;成立婚姻、交通事故、旅游糾紛、勞動爭議、物業、金融、知識產權、訴調對接等8家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共有36名調解員參與工作;在區公安分局、區人社局等14個行政部門建立行政調解室,發揮行政調解作用,共同構建調解組織堡壘,全力化解矛盾糾紛。
發揮專業優勢,提升調解實力。建立區級訴調對接平臺,輪流入駐4名特約調解員、2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將大量簡單、類型化和部分普通案件在訴前快速化解;開展訪調對接工作,每周輪流派駐1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在區信訪局值班,對來訪群眾申請事項進行評估,引導其進行調解或進入其他合法程序;吸納律師、退休法官和專業人員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針對物業、金融等集中性專業性糾紛提供法律咨詢和糾紛化解。今年訴前調解成功154件,物業糾紛調解成功88件,金融糾紛調解成功87件。
加強庭所聯動,增添解紛活力。將“人民調解”“公調對接”“訴調對接”相結合,構建“三調”聯動全調解前置程序機制。在城區6個派出所設立駐所調解工作室,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律師常駐,與司法所專職人民調解員聯合發力,提升調解活力,及時將糾紛化解在訴前,形成司法所+派出所+律所+法庭的“三所一庭”訴源治理前置的聯動模式。今年公調對接已調解成功198件。
東坡區司法局通過整合調解資源,使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司法調解等工作實現有機銜接聯動,進一步提升了糾紛化解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