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7月10日的國家稅務總局綿陽市涪城區稅務局召開的“第二屆稅務特約監督員”會議上,涪城區人大代表、綿陽市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綿陽市涪城區政法系統法治營商環境企業服務專員、綿陽市公安涪城區分局謝平再次被聘請為特約監督員。謝平不是簡單理解“稅收”特約監督員,而是努力踐行“四大員”,即監督作用的“監督員”、參謀咨詢作用的“參謀員”、橋梁紐帶作用的“聯絡員”、輿論引導作用的“宣傳員”,為涪城區稅收事業獻一份力。
作為綿陽市主城區的涪城區稅收如何強勢領跑,是謝平在第一次稅收特約監督員聘任會場的發言,并提出企業“需”與“盼” 法治保障“供”與“需”工作建議。2025年2月20日,謝平與轄區公安機關的治安管理、網絡監管、法治公安、易制毒管理、食品藥品偵查、反電信詐騙等部門以及應急、消防救援、轄區公安派出所等單位聯動,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在企業,謝平與聯動單位有個專業人員就安全生產、消防救援演練等具體問題進行了指導。同時,謝平當天與治安管理大隊隆教導員專門就公安機關服務企業常態化機制建立現場落實,企業相關人員拿到《服務企業聯系卡》,確保24小時“全天候”服務企業。相關職能部門,分別向企業介紹了各自服務范圍和職責。在人大代表接待點,謝平首先介紹了作為首先法律咨詢專家、政法系統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專員、國家稅務總局綿陽市涪城區稅務局特約監督員的主要職責,公開了服務熱線。謝平專家分別聽取了綿陽某某有限公司、四川某某有限公司、富臨精工、綿陽信開水環境治理有限公司、聯東U谷等企業代表對法治營商環境的意見。根據企業對道路交通、城市管理、消防救援演練、常態化法治服務、物業管理等需求,謝平專家現場落實三項,對需要其他部門辦理的三件轉交有關部門。在服務中,謝平傳達了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不能變,也不會變”“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三個信號,深刻體現出黨和國家對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重視,釋放了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信號。
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法治保障”、稅務部門如何“法治保障”,是“供”與“需”,是稅務特約監督員業服務企業工作切入點。2025年謝平5次先后到20多家企業開展“問需”工作,并積極參加區人大常委會“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執法檢查”等具體工作。先后通過對企業家的“面對面”和對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司法機關一線執法人員“面對面”,通過與市律師協會公司專業委員會相關人員溝通,掌握第一手資料,形成了《淺談優化民營企業法治營商環境》報告,相關成果在中國犯罪學會預防犯罪專業委員會、民商經研究會等學術論壇交流,被四川法制網等媒體刊發。
2024年7月16日下午,綿陽市涪城區工商業聯合會、綿陽市涪城區公安局涪城區分局、中國工商銀行綿陽分行舉辦“涪商大講堂---法律護航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題”,謝平應邀作《企業刑事風險與預防》專題報告。活動中,通過對六件被判決無罪案例分析,從“厘清經濟糾紛和刑事犯罪的界限”“ 職務行為與公司管理漏洞”“ 放棄權益與尊重裁判”“ 與國資企業合作基本技巧”“ 如何證明已經履行納稅義務”“ 規范企業內部管理”不同角度,作為企業家應當如何規避刑事風險,企業家們及時與謝平進行互動。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企業刑事風險,可以通過企業合規建設得到化解。
為減低稅務執法人員違反違紀風險和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謝平還先后還為稅務干部職工宣講《讓法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8小時以外”法治底線》《楓橋式稅務所建設》等相關內容。
謝平還在打擊違法犯罪、維護辦稅秩序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僅2024年,謝平與戰友們一道始終聚焦防范化解經濟金融風險,嚴厲打擊各類突出經濟犯罪活動,共偵辦各類經濟犯罪案件12起,涉案金額0.405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移送審查起訴犯罪嫌疑人11名,挽回經濟損失1200余萬元,有力促進了民營經濟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