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內江市醫療健康“一卡通” 服務百姓“大民生”

        來源:內江市衛生健康委 作者:高 琦 發布時間:2020-06-11 14:42:19

        2019年以來,內江市順應“互聯網+”醫療健康、政務、金融、商保等服務發展新趨勢,搶抓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機遇,信息化推動各項醫改措施落實,積極實施居民健康卡“一卡通建設和“互聯網+”便民服務應用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有效解決群眾就醫“掛號時間長、候診時間長、取藥時間長、就診時間短”“三長一短”,以及一院一卡、重復辦卡、多卡并存、互不通用等“看病難”的問題,使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便捷普惠的醫療健康服務。

        內江市居民健康卡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以醫療健康服務“一卡通用”為核心,以市民電子健康信息(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標識為基礎,銜接銀行卡、商保卡、社保卡、第三方支付等多項居民個人社會和公共服務功能,區域內掃碼就醫、網上掛號、在線支付、報告查詢、一卡通等應用走在全省前列。居民健康卡能聯結居民從出生到死亡的所有就診、體檢和住院信息,整合患者掛號、就診支付、醫保結算、商保理賠等功能,方便群眾就醫、查詢、病歷共享和隱私保護,達到標識一生、服務一生、管理一生的目的,對于實現全市醫療健康信息聯通共享、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協同和推動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直接服務群眾具有重要意義。

        圍繞一個目標,做好頂層設計

        內江市著眼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堅持“業務縱向到底、平臺橫向到邊”的建設思路,按照國家、省信息化建設規劃要求,扎實做好頂層設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內江市居民電子健康卡“一卡通”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了“4361”總體目標,即:建設覆蓋“市---村”四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共享平臺;建設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全員人口信息三大數據庫;統籌建設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計劃生育六大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居民電子健康卡“一卡通”系統,聯結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區域信息平臺,綁定銀行卡,關聯社保卡、市民卡、商保卡、行業卡,推進民生領域政務信息整合共享,促進“互聯網+醫療+金融+民生”服務模式創新,實現全市醫療健康服務“多卡合一、一卡通用”和跨行業跨部門“一卡多用、多卡互用”,讓市民分享科技發展紅利,提升市民醫療健康服務和民生服務獲得感。2020年,內江市政府又將居民電子健康卡“一卡通”建設納入市政府民生實事“十有行動”,市紀監委將“一卡通”作為鞏固和深化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工作。

        搭建一個平臺,創新建設模式

        內江市立足市財力有限的實際,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整合行業資源,統籌城鄉發展,包裝健康卡項目,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采取“政府搭臺、銀行出資、公司運營”模式,投入近3000萬元,一體化推動“市---村”城鄉醫療健康服務“一卡(碼)通用”和互聯網便民服務應用建設,創新研發建設“健康內江”便民移動服務平臺(APP),為全市一卡通便民服務奠定了基礎。這種建設模式在全省領先,實現了全市城鄉醫院線上線下一體化智慧醫療健康服務(線上:通過健康內江APP實現預約掛號、繳費、查詢等,線下:在各醫療服務機構自助機上同步實現掛號、繳費、查詢等),是全省唯一一個實現“市---村”掃碼就醫一體化建設的市州。

        統一一個入口,實現數據共享

        圖片.jpg

        內江市按照居民健康卡相關規范和互聯互通標準要求,制發醫療機構接入APP、自助機平臺的接口文檔規范和區域平臺健康檔案調閱接口規范,強化組織領導和溝通協調管理,召開“一卡通”項目建設推進會和每周項目溝通例會、每月聯合工作組聯席會議,指導卡受理環境改造。全市各醫療機構全部接入健康內江APP和自助機平臺,22家二級以上醫院和116個鄉鎮衛生院完成接口改造,統一了“健康內江”APP公眾服務門戶,匯聚各級醫療衛生服務資源和居民個人生命周期分散信息,統一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為居民醫療健康信息查詢、自我健康管理和醫務人員共享醫療健康數據全面了解患者既往健康狀況、方便臨床診療決策奠定了扎實基礎,全市智慧醫療健康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推廣一卡通用,拓展惠民應用

        2019年,在東興區和市中醫醫院先行推進居民健康卡“一卡通”上線建設試點基礎上,全市快速推進“一卡通”建設應用,截至2020531日,全市已有22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116家鄉鎮衛生院和部分村衛生室實現實名掃碼就醫、一卡通用。內江市正全力推行停發、停用各醫院就診卡,實現居民電子健康卡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在線繳費、費用查詢、檢查檢驗報告查詢、報告查閱、個人電子健康檔案調閱、自助機醫保結算等“互聯網+”便民服務。目前,居民電子健康卡平臺注冊量340萬,掛號、就診、繳費、檢查檢驗、取藥、查詢等用卡次數478762次。通過持電子健康卡就醫,不斷記錄標識居民就診、醫囑信息、化驗報告、影像資料等信息,完善全方位、全周期的電子健康檔案,為醫生臨床決策提供共享數據支撐,避免重復檢查,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患者支出,實施透明監管。

        在此基礎上,內江市將開展區域醫療協同,創新“互聯網+醫健康療”服務模式,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基層醫療機構與大中型醫院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建立遠程醫療、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制度,開展區域影像、心電、病理、超聲集中診斷、區域臨檢檢驗中心,實現分級診療、診斷互認、報告互認、協同會診、就診預約新型醫療衛生服務功能,促進二三級醫院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之間形成業務聯動、優勢互補、疾病診治連續化的管理機制,實現區域醫療資源高效利用。(四川法制網  琦)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南郑县| 正定县| 汕尾市| 青龙| 宜君县| 运城市| 电白县| 七台河市| 闽清县| 从化市| 富民县| 枣强县| 康马县| 乌恰县| 琼结县| 濉溪县| 鄂州市| 义马市| 清流县| 连江县| 五家渠市| 来凤县| 麦盖提县| 菏泽市| 科尔| 株洲市| 张北县| 开封市| 北川| 昌邑市| 日土县| 烟台市| 陇西县| 北辰区| 扶余县| 罗定市| 晴隆县| 石阡县| 离岛区|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