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公益崗位有固定收入,加上土地流轉費,作為一‘根’人的家庭,日子滿過得去了。”3月5日,眉山市東坡區萬勝鎮共同村一條整潔的村道上,三級智殘的貧困戶熊國文,自從當上村里的抗疫志愿者,每天便背著裝滿消毒水的噴霧器,沿著村道仔細進行消毒殺菌。這不,近幾天聽說全鎮在為抗疫舉行自愿捐款活動,他又主動捐出了50元。“是黨和政府讓我脫貧過上好日子,現在感恩回報我也要盡微薄之力。”熊國文帶著口罩邊噴藥消毒邊告訴筆者。
像熊國文一樣,該鎮繁榮村2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家庭的王星福,全家4口人,妻子四級肢殘,母親80多歲,還供養一個大學讀書的兒子,家庭生活重擔全落在他一個人身上,不僅日子過的十分艱難,而且住的房屋也顯破爛。在近年的脫貧攻堅中,經過各級精準努力幫扶,終于讓王星福家摘掉了窮帽,不僅發展水果產業大有起色,村上還給他安排了一個公益崗位,去年全家收入達5萬元,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還住上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不忘謝黨恩。自農村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王星福在妻子的鼓勵下自愿投入戰斗中,每天同村組干部和其他志愿者一道,參加疫情防控宣傳、隔離人員蹲守、道路設施消毒、卡口執勤守候等防控工作,不分早晚,盡心盡力,干部群眾說王星福能干。而他卻說,“抗疫是大家的事情,我出份力也應該。”
據萬勝鎮殘聯干事李桂杰介紹,全鎮脫貧后的115戶建檔立卡殘疾人貧困戶,隨著近年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幸福指數的提升,普遍對黨和政府的幫扶政策心存感謝。因此,正當農村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緊張開展之際,他們在搞好自身防護的同時,不是自愿要求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隊伍,就是積極踴躍為防控疫情工作捐款捐物。截至目前,全鎮共收到殘疾人捐款共2835元。“錢不在多少,表達心意就好。”李桂杰說。(陶廣漢 肖玉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