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晚,接到省、市應急指揮部通知后,內江市疾控中心即刻派出通過“甜城英才”引進的專業人才、內江市疫情防控研判專家組成員薛春洪前往北京市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涉及四川的境外歸國人員的分流接送工作。
到達北京后的第二天,薛春洪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因居住的賓館距離監測點——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有約一個小時的車程,早上06:00,天還沒完全亮,他就和同事們組成的4人檢測組從住處出發,坐上統一接送的車輛前往監測點。一路上,他在腦海中不斷模擬自己接到入境人員后需要問什么、做什么以及應對的舉措。就像參加考試的學生一樣,即使考前做足了充分準備,但考場上如何發揮,也只有經歷了才知道。
上午08:00,檢測組抵達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與上一組人員做好工作交接。剛接手時,入境航班班次較少,抵達的旅客還不算多,他們抓緊時間“練手”,熟悉工作流程。此次駐京,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對涉川境外歸國人員進行體溫監測、流行病學調查、信息登記、送賓館住宿等工作。根據工作流程,組內進行了分工,薛春洪主要負責對每一名旅客進行監測體溫,并指導其準確填寫登記表信息。
為確保分流人員隨到隨接、隨接隨送,值守接送人員須實行“三班倒”,每班的工作時間長達8個小時。由于不能判斷入境人員是否存在感染的風險,因此,工作期間必須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以做好自我保護。
為保證在8小時的工作時間內不上洗手間、不脫防護服,薛春洪和同事們從工作開始前就不喝水,直到工作結束脫下防護服......長時間下來,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打濕了后背,防護眼罩嚴重起霧,口罩的橡筋帶也勒得耳朵隱隱作痛,嘴唇也干裂出血印。薛春洪說:“連續8個小時高強度的工作,讓人感覺疲憊,但看到接班的隊友‘滿血而來’,我們又很踏實,感受到了后續的力量。”全身噴灑消毒完畢,他們坐上了返回賓館的車,一路上,大家都在熱烈地討論著今天的工作,找出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守護北京的大門,有效應對疫情全球大流行。(于雪嵐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