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如同陽光、空氣、水一樣不可或缺。黨的十八大以來,樂山市司法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充分發揮“一個統籌、四大職能”作用,為推動樂山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和優質法律服務。
統籌依法治市釋放法治紅利
——“智”立良法。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市司法局圍繞樂山“產業興市、旅游強市”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全省區域中心城市、“中國綠色硅谷”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三大任務,主動對接重大發展戰略舉措,實現立法與改革決策相銜接,確保改革于法有據。
2017年至今,樂山市累計出臺9部地方性法規、規章。其中《樂山市中心城區綠心保護條例》是我省首部實施生態搬遷的地方性法規。《樂山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實施,確立了最嚴格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制度,其中“一網雙水源”經驗做法得到《人民日報》的宣傳推廣。《樂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是全國范圍內首次由設區的市為世界雙遺產量身定做的地方性法規,確立了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保護措施和剛性制度約束,嚴格保護世界遺產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為世界雙遺產保護披上了法治“金字”外衣。
目前,正深入推進科學民主依法立法,進一步健全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加快制定并出臺《樂山市三江岸線保護條例》《樂山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嘉州古城保護辦法》,著力為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綠水青山環繞中的樂山大佛
——“典”亮樂山。2022年確立了“發展攻堅年”工作主題,提出“瞄準‘一個定位’、聚焦‘兩大任務’、實施‘三大攻堅’、開展‘五項行動’”的“1235”工作思路,打造“‘典’亮樂山”法治品牌,為樂山市加快建設文旅經濟核心區、先進制造集聚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生態經濟先行區“四區布局”和加快實現發展質效、產業能級、城鄉面貌、交通優勢和幸福指數顯著提升“五個提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升級“典”亮樂山法治宣傳品牌。“心連心·鴿鴿講堂”入選全省基層理論宣講“一地一品”示范項目,打造“峨眉法治漫畫、夾江法治年畫、井研法治農民畫”,做優“法治大講堂”線上直播,創新推出“周末學典法治條漫”“橘博士說法動漫”。犍為創新打造“黨建引領·典亮家庭”品牌,開設“星火典滴·法典微課堂”。
升級“典”亮樂山依法治理品牌。在市中區持續推進法治小區、法治街區、法治園區“法治三區”建設,持續激發基層依法治理活力。在峨眉提升“法佑福茶”品牌,立足防范茶葉發展中的法律風險,助力“峨眉山茶”集群發展。
升級“典”亮樂山彝區治理品牌。峨邊著力建設“彝家·法治新寨”,提升“德古”調解,服務“雙高”治理和移風易俗。“彝家·法治新寨”課題入選四川法治藍皮書。
2022年5月13日,“‘典’亮鄉村 守護美好生活——法治大講堂走進彝家新寨”網絡直播活動走進了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茗新村,邀請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全國十大法治人物、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莫鴿鴿做宣講
——“匯”成風景。全面推廣應用全省法治建設“1+8”示范試點成果工作要求,努力打造“一縣一品、一行一策”。峨邊彝族自治縣、夾江縣和峨眉山市圍繞法治助推大小涼山彝區鄉村振興、優化成都平原經濟區法治營商環境、健全大峨眉旅游區生態旅游法治保障體系等方面積極探索,取得明顯成效。
2021年以來全市司法行政系統20個集體、128名個人獲得市級以上表彰表揚。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被表揚為2016—2020年全國普法工作全面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市司法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受到省委市委巡回指導組高度肯定,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受到中央督導組充分肯定。全國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零差錯。沙灣區司法局被評為“四川政法先鋒集體”、全省司法行政系統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先進集體”。2個司法所和2名司法所所長被表彰為全國模范司法所和全國司法所模范個人。峨邊彝族自治縣五渡鎮銅河村、峨眉山市大為鎮楠香村、犍為縣壽保鎮鄧壩村三個村被命名為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講身邊故事、學身邊典型”活動受到市委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還先后3次會見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統獲得全國表彰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代表......
2021年9月15日,的莫鴿鴿作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優秀黨員代表參加中宣部中外記者見面會。
供給優質法律服務守護美好生活
——實體平臺從規劃到實景。全市共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1514個,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基本建成。2018年,《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五年三步走”發展規劃》出爐 ,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樂山市加快相關建設,同年3月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率先動工修建,2019年1月實體工程建設完成。此后,市司法局立足打造標桿式的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目標,完善“1+6”功能模式,全面實現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仲裁、司法鑒定、行政許可、行政復議、執法監督等全業務法律服務資源整體入駐,創新“集成式、一站式、兼容式”公共法律服務機制。聯合樂山師范學院建成全省首個公共法律服務研究中心,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立全省首個市級行政爭議多元化解中心,推進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協調市中級法院、人社局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群眾強烈關注的“工傷雙賠”問題得到有效解決。2022年,全面實施《樂山市“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開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試點,著力打造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今年共辦理法律服務事項5.9萬余件,同比增加22.6%。
2021年6月22日,“黨建引領 鑒定為民——司法鑒定機構黨員鑒定人為民辦實事活動周”在樂山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啟動。
——法惠民生從問需到問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門納諫,打造和升級“法惠民生十大行動”,開展法律援助“全域通辦”、公證服務“減證便民”等十項法惠民生升級版行動。辦理法律援助“全域通辦”案件34件,提速辦理司法鑒定事項385件,辦理“最多跑一次”公證事項5180件,為困難群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405件,挽回經濟損失498.44萬余元,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法治溫暖。
開展深化農民工工資拖欠“清零”百日行動,根治欠薪“利劍”行動。2017年至今,全市共辦理12187件法律援助案件。
——深化改革從落實到創新。堅決把頂層設計落到實處,全力推動司法行政領域改革。普法、仲裁、法律援助、律師、公證、行政復議等領域改革縱深推進,改革成果為群眾所享,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穩步提升。全面參與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創建,不斷探索創新治理方式。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德古調解工作法”推進彝區移風易俗講法治,此做法被人民網、新華網、四川日報等主流媒體專題宣傳報道。推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成功創建“全國模范司法所”4個,省級“楓橋式司法所”5個,全市高品質司法所達43個,全省司法所長示范培訓班在樂山舉行。全面鋪開“楓橋式商會”創建活動,指導成立市建筑行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開展“調解促穩定 喜迎二十大‘三查三化三優’專項行動”,聯合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公安局建立“三所一庭一中心”銜接聯動機制,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近50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9.2%。五通橋區社區矯正中心作為四川省首批“部級智慧矯正中心”創建申報單位,通過司法部遠程視頻驗收,又一項改革即將完成。
“德古”開展普法宣傳
護航中心大局展現司法行政作為
——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做好支持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和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措施的合法性審查工作,匯編40萬字的疫情防控政策,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法律支撐。市縣兩級司法局協同作戰,全力以赴助力打贏區域疫情防控阻擊戰。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動“一網通辦”,嚴格落實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著力提升行政執法“互聯網+”能力,監管事項清單認領率、完成率均達100%,市中區通江司法所被確定為省市縣鄉四級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建設試點。全面實現同一法律服務事項在川渝兩地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統籌推進市本級部門法律顧問全覆蓋,引進10家優質律師事務所提供各類法律服務500余件次。啟動“萬所聯萬會”活動,組織全市16家律師事務所與全市29個商會簽署合作協議。市司法局、市律師協會聯合組建“同心律師服務團”,深入甘孜州九龍縣、涼山州美姑縣學校、社區、機關、企業、鄉村開展同心法律幫扶活動,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2022年5月20日,樂山市司法局“法治護航”小分隊,走進4家民營(外來)企業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法律服務活動。
——園區建設保障有力。深化重大項目法治保障,聚焦晶硅光伏等重點產業鏈和重大產業項目,充分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鑒定、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和基層法律服務資源,組建重大產業項目法律服務團,“點對點”提供精準法律服務,著力打造樂山晶硅光伏產業園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2021年開展送法進園區、進企業活動100余次,為全福冷鏈物流園區工地、永祥新能源二期高純晶硅工程等解決法律問題100余個,成立奧林匹克中心項目部“工友法治夜校”,輻射服務農民工1500余人,為綠色低碳產業、先進制造業等產業項目發展提供了優質的法治保障。2022年,開展民營企業“大走訪大調研”和“助企紓困”活動,實地走訪60余家民營企業,解答法律咨詢900余人次,提出法律意見近400條。
組織律師進企業提供法律服務
——駐村幫扶碩果累累。山巒疊翠,風景如畫。在樂山城區通往馬邊彝族自治縣的省道上,大約走到一半路程的時候,你會看見一片翠綠的千畝李子產業園出現在你的右手邊,視線隨著李子園往上移,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飄揚在群山之中。這里就是市司法局定點幫扶的沐川縣高筍鄉安坪村。從開展駐村幫扶到服務鄉村振興,市司法局堅持“黨建引領+法治護航”,集聚機關、嘉州公證處、樂山科信鑒定中心、市律協和市屬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力量,讓安坪村領跑脫貧攻堅,民生、產業、精神和文旅“四朵金花”花開靚麗。
2018年1月6日,沐川縣“鄉約安坪”首屆刨湯文化節在高筍鄉安坪村舉行。
2017年,安坪村實現高質量脫貧退出后高起點邁向鄉村振興新征程。市司法局連續5年被評為全市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單位,下派第一書記師玉容“繡花書記”的美譽深入民心。安坪村先后獲評省級“四好村”,脫貧攻堅示范村,全市脫貧攻堅奮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