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一大早,民建成都錦江區總支17名會員在民建成都市委副主委、四川泌尿醫院院長曾政光的帶領下,向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挺進。這是他們第9次來到這座美麗的高原小城。這次,他們在把溫暖送到雪域高原的同時,也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傳給了民族地區群眾。
“曾院長,有個17歲的孩子睪丸扭轉,需要馬上手術。”11月17日下午2點過,還在途中的曾政光就接到了爐霍縣人民醫院院長拉旺的求援電話。援藏隊開足馬力加速前行,于當天下午4點50分到達爐霍縣人民醫院。
曾政光顧不上奔襲勞頓和高原反應,在認真察看患者病歷后,立即走上手術臺為患者實施手術。隨后,他與會員們一起查看了由民建幫扶建成的血透室運行情況。“去年4月9,您在這間手術室連續實施連臺手術,成功完成十幾例高危泌尿外科手術。” 院長拉旺感激地說,目前,爐霍縣登記造冊的40余名腎衰竭患者及周邊城市腎衰竭患者在自己家門口就能接受血透治療。
11月18日上午,曾政光再次帶領醫療團隊在這個手術室為患者實施了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經尿道前列腺切開術。曾政光說:“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用一雙手將民族地區患者的傷痛減少到最小,讓生命的質量提升到最高。”
爐霍縣雅德鄉交納村曾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也是民建錦江區總支對口幫扶“承包地”。為解決當地村民的持續增收問題,民建錦江區總支創新落實“飛地+眾籌”精準幫扶,籌資30萬元為村民籌集資金搭建蔬菜大棚,不但解決了村民高原地區吃蔬菜難的問題,村民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2200元增加到了5000多元。通過10年的幫扶改造,交納村在2019年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走上了建設特色美麗鄉村的道路。
曾政光和會員們作為交納村的“榮譽村長”和“榮譽村民”,一直牽掛著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此行,他們深入調研了“飛地”大棚種植情況及銷售情況,認真查看了交納村的旅游文化建設和新項目建設情況,仔細詢問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及家庭收入情況,并將價值10萬元的羽絨服等防寒物資及300多冊農業科技圖書送到了村民手中。村民們熱情地為會員們送上了潔白的哈達。
“很高興再次來到交納村,除了來看望大家,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向各位鄉親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把黨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帶到田間地頭,走入尋常百姓家。”在交納村紅軍廣場,曾政光與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分享學習心得體會。他用樸實的語言向大家介紹了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重大意義、重點任務等重要內容,特別是新時代十年來從“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取得的系列重大歷史性成就,并結合交納村在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文明、產業發展中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等重要舉措進行了生動傳達解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助力民族地區特別是邊疆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必將進一步加大,相信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從11月18日至20日,會員們先后走進脫貧群眾家中,走進牧民和老黨員家里,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暢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心得體會,共同謀劃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和有效路徑。
(陳德軍 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