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江陽區北城街道報恩塔社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按照資源整合、全員參與、持續改進的要求,全力做好老舊城區居民生活工作環境提升工作。
找準“落腳點”,辦好群眾“急事”。以民生保障、老舊小區改造、消防安全社區創建等為抓手,大刀闊斧提升綜合環境。檢查餐飲油煙單位610家,發現安全隱患54處,整治54處,整治外墻瓷磚脫落、樹木倒塌、高空墜物等公共安全隱患4處。加大老舊城區消防隱患整治,對高層建筑、老舊小區、人員密集型場所、九小場所、三合一場所,等進行“大檢查、大排查、大整治”,將消防安全與網格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相結合,持續推動重點行業領域分級管控工作常態化,共計排查企業、單位280家,整治安全隱患29個。同時開展消防安全知識、防汛減災知識宣傳10余次,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消防安全滅火演練、消防應急逃生疏散演練、防汛應急演練共5次,發放安全宣傳單5000多份,培訓轄區單位、居民共計2000余人。
針對各個社區的短板和熱點問題收集居民困難訴求、意見建議80余條,按照輕重緩急、主次難易進行分類排序,建立民生實事臺賬,及時進行動態更新,梳理問題清單,簡化辦事程序,把責任目標細化、量化;走訪居民群眾336人次,解決了污水外溢、暴露垃圾、安全隱患等關系到群眾反映的問題30余項。
厘清“連接線”,解決群眾“難事”。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消防設施陳舊、基礎設施老化、白塔夜市混亂等突出問題,召開專題研究會議20余次。今年四月份成功創成消防安全達標社區,涉及珠子街、蓖子街、關圣殿、武成路、魚市街5條街巷,商戶200家,居民住戶1038戶。創建區域共設有4塊消防安全宣傳欄,安裝了12個監控攝像頭,192個煙感,150個噴淋,5個室外消火栓,5個消防水炮,2面防火阻隔墻,3面彩繪宣傳墻和微型消防站、簡易消防站各一個。同時成立了組建了一支由1名專職消防安全員、2名聯防聯控小組組長、6名志愿消防員的專職隊伍,通過培訓教育、實操考核等形式,全面開展“形勢報告、消防監督、民意聯絡、綜合救援、消防巡邏、法律宣傳、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等工作,極大的改善了老舊社區的消防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拓展“服務面”,做好群眾“小事”。結合群眾的需求,在水井溝步行街打造紅立方體系的第1個站點,整合公安、城管、市場監管、行政審批、群團、社區等資源,將紅立方改建成了一個集便民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陣地,并將政務服務站、志愿服務站、農民工服務站、便民服務站、“小哥”能量站等九站合而為一,變“剛性被動的單一管理”為“柔性主動的多元服務”,實現了全天候、集成式、延時化、零距離服務在商圈延伸下沉。紅立方服務站建成以來,已為商家、群眾提供上門跑腿、黨員領辦、組團協辦、支部承辦等代辦服務410人次,辦理民生實事230件。提供餐食加熱、應急藥品供給、飲水充電、遮風避雨、休息休閑等暖心服務4000余人次,發布志愿服務項目32個,開展各類活動26場,切實讓小空間發揮大作用,撬動區域“大治理”,“紅立方”品牌得到市上的高度肯定。
(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