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快喜慶的龍獅燈、鏗鏘有力的威風鑼鼓、濃郁的地方民俗文化營造出醇厚的傳統年味。2月5日(正月十五)下午,雅安市雨城區第十三屆“龍騰獅躍鬧元宵”龍獅燈表演活動在高頤闕漢文化廣場舉行。
下午3時,隨著一陣激昂的鑼鼓聲響起,活動在暖場節目姚橋腰鼓表演中拉開了序幕,來自雨城區各參演鄉鎮的龍燈、獅燈輪番上陣。除了熱鬧的龍燈、舞獅及歌舞,雨城區的省級非遺“晏場高臺”也來到現場進行了表演。
此次民俗展演,除了龍燈獅燈,還有馬馬燈、腰鼓等民俗文化活動。而在龍燈、舞獅表演中,除了有年長的舞龍舞獅者,還有青少年舞龍舞獅者。來自草壩鎮的獅燈代表隊就是一只非常年輕的隊伍,他們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從長輩處傳承這一民俗文化并登臺表演,小將們的表演使得掌聲和歡呼聲在廣場上綿延不絕。他們移步走向觀眾,與現場觀眾互動,對觀眾做一些簡單的動作,讓小朋友摸獅頭博一個好兆頭。
一條條金龍一只只雄獅在演員們默契的配合下,動作千姿百態,形象活臨活現,讓掌聲和歡呼聲在廣場上綿延不絕。龍燈隊的舞龍隊伍,讓10余米的長龍追逐著龍珠盡情飛躍、翻滾;獅燈隊將戲獅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晏場高臺表演,為活動平添亮點。
活動當天,除了民俗展演,雨城區還組織了“福滿雨城·瑞兔送福鬧元宵”游園活動,不僅有川劇變臉、吐火、小型樂隊演出等街頭路演活動,還有煮元宵、猜燈謎、摸福字、漢服展演等游園活動。晚上8點,雨城區時代天街南廣場更是熱鬧非凡,來自重慶銅梁區龍人世家龍燈藝術的演出人員,帶來國家非物質遺產打鐵花表演,把整晚活動推向高潮,鐵花每一次散開,都伴隨著現場觀眾的陣陣歡呼和尖叫!
“我差不多年年都來看了龍獅燈表演的,因為這也是我們雅安特色文化品牌之一,但因為疫情,闊別三年,都感覺這幾年好像沒啥年味了。現在疫情放開,年味好像重新又回來了,而且今年的表演更多更精采,特別是今晚重慶銅梁區龍人世家龍燈藝術的演出人員帶來的國家級“非遺”打鐵花表演更是讓人奪目搶眼。我們一家人冒雨都來觀看。過完元宵節就開啟新的征程了,希望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市民周女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