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安辦提示:3月,正值企業復工復產高峰期,企業搶抓“開門紅”,趕工期、搶進度生產情況增多;春耕農事活動頻繁,進入農忙時節;全市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森林火險等級將持續偏高,各類安全風險交織疊加,安全形勢復雜多變。現對3月突出安全風險提示如下。
(一)交通運輸方面。車輛超速超載、疲勞駕駛、酒后駕駛、違規超車會車、特殊路段不減速(斑馬線、交叉路口等)、部分車輛非法營運、農用車違規搭人等違法違規行為可能反彈,大霧團霧天氣多發,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增大。
(二)建筑施工方面。節后復工期間現場員工思想易松懈麻痹、“三違”現象突出,員工不系安全繩、臨邊和孔洞防護設施缺失易引發高處墜落事故,交叉作業管理和監護不到位易引發物體打擊事故,工地道路防滑措施落實不到位易引發車輛傷害事故。
(三)消防安全方面。3月天氣晝夜溫差大,取暖需求依然旺盛,電暖器、炭火爐等取暖設備使用頻繁,可能存在電氣線路老化和過載、違規用電(私拉亂接電線)、用火時未清理周邊可燃物等問題隱患,火災風險高。
(四)危化方面。涉及毒害性危險化學品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輸送管道、閥門、法蘭等連接部件出現破損、縫隙、孔洞等情況易發生泄漏;通風不良的密閉空間內因設備管道銹蝕、老化嚴重易導致氮氣等惰性氣體逸散;易產生、聚集有毒氣體的區域未安裝有毒氣體報警裝置等易引發中毒和窒息事故;救援人員未規范穿戴空氣呼吸器等個體防護裝備盲目施救易導致事故后果進一步擴大,安全風險高。
(五)工貿方面。工貿企業機械防護裝置缺乏或有缺陷,作業人員未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用品、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勞作業等易引發機械傷害事故;作業現場,物品超高堆放,滾動、滑動等風險的物件未使用專用工器具固定,作業人員隨意拋棄施工材料或工具等易引發物體打擊事故。
(六)煤礦方面。煤礦企業因瓦斯地質預報工作不到位、遇地質構造未及時修訂安全技術措施、停風巷違規“一風吹”處置瓦斯等情況,瓦斯超限風險高;因礦井供電系統運行不穩定、備用電源使用不及時、風機切換不及時等情況,井下停風導致有毒有害氣體井下聚集風險高。煤炭價格持續高位,企業想出煤、多出煤愿望強烈,可能存在簡化復工復產程序、非法違法違規組織生產現象,安全風險高。
(七)非煤礦山方面。非煤礦山企業節后復工復產前檢維修作業未制定作業方案或未嚴格按照作業方案施工,牙輪鉆、潛孔鉆等設備檢維修時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作業監護不到位、違規停留作業平臺、高處作業未按要求系安全帶等易引發機械傷害、高處墜落等事故,安全風險高。復工復產期間人員安全培訓不到位、思想松懈、違章作業,地下礦山工作面臨時支護不及時,鑿巖、撬毛作業不規范,冒頂風險高;露天礦山違規邊建設邊生產,未嚴格按設計施工,臺階高度、邊坡角、工作幫坡角超設計值,未按設計及有關規定開展邊坡監測和穩定性分析,邊坡坍塌風險高。
(八)電氣焊施工動火作業方面。企業可能存在焊接切割作業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未履行動火審批手續、作業前未進行動火分析、違規動火作業等問題隱患,易引發火災事故,安全風險大。企業動火作業時,動火點下部及周圍的可燃物未及時清除,焊渣掉落引燃可燃物,引發火災風險高;企業開展動火作業前,未及時向蜀安焊平臺申報相關信息,存在施工人員無證作業風險。
(九)有限空間方面。近期氣溫逐漸升高,地下微生物活性增大,各類污水池、槽罐、鍋爐、發酵池、地下管溝、農村沼氣和畜禽糞污化糞池等密閉或半密閉設備、地上地下有限空間場所通風不暢,有毒有害氣體容易聚集,需注意作業安全、避免盲目施救。
市安辦建議:各級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充分認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復雜性和緊迫性,認真履行安全生產“三個責任”,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最小工作單元,堅決守牢安全生產底線紅線。做好有限空間生產經營單位基礎信息摸排填報,推進蜀安焊平臺推廣使用,堅決防范和遏制多業態混合經營場所、人員密集場所、“九小場所”、大型群眾性活動舉辦場所等“四類重點場所”電氣焊施工動火作業引發安全事故。做好應急值班值守,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重要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一旦發生突發緊急情況,能夠快速響應、妥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