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著力解決社會辦醫療機構中存在的違法違規執業、各類販子、虛假宣傳、不規范收費等突出問題,打擊和整治醫療衛生行業違法違規行為,凈化行業環境,促進醫療服務市場規范有序發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開展“民營醫院管理年”活動的通知》《內江市衛生健康委等六部門關于印發<內江市民營醫療機構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內江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執法支隊(下稱市支隊)關于開展全市2020年社會辦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內江市創文指揮部經營秩序整治組關于印發<內江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經營秩序整治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9月下旬,內江市衛生和計劃生監督執法支隊(下稱市支隊)組織開展了全市2020年社會辦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專項整治工作,完成了委注冊11家社會辦醫療機構依法執業現場監督執法檢查。
本次專項整治由市支隊主要負責人帶隊、涉醫的監督執法二、三、四大隊執法人員參加。主要工作內容為貫徹落實《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執業醫師法》《傳染病防治法》《中醫藥法》《獻血法》《母嬰保健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職業病防治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按照《四川省醫療機構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指南》及有關工作規范規定,全面監督檢查社會辦醫療機構及人員的執業管理、處方管理、病歷管理、藥品器械管理、醫療技術管理、傳染病防控、臨床用血管理、母嬰保健和計劃生育、放射診療、職業健康檢查、精神衛生、醫療事故處理、醫療廣告、消毒產品使用和管理等12個方面內容,切實規范社會辦醫療機構資質、人員資質、診療科目和診療行為,健全落實醫院管理制度,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
在9月下旬對市衛生健康委注冊的11家社會辦醫療機構開展現場監督執法檢查過程中發現:各社會辦醫療機構能夠按照印發的專項整治方案要求,對照《四川省醫療機構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指南》《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自查指引》要求,自覺開展自查自糾,提交了自查整改報告,依法執業、規范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部分社會辦醫療機構不同程度存在超出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登記范圍開展診療活動、使用非衛生技術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臨床用血管理不規范、放射工作人員及受檢者個人防護用品配備不足、不按規定對放射診療設備和工作場所進行定期檢測、職業健康檢查結果未履行書面告知義務、對就診人員查驗健康碼和體溫檢測、核酸檢測工作不到位、證照及收費等項目公示不規范、投訴舉報制度及登記內容不完善、使用的醫療器械及消毒產品索證索票不齊全、病歷書寫不規范等問題。
針對現場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監督執法人員現場下達了《衛生監督意見書》責令限期整改;對涉嫌違法行為,監督執法人員現場制作了執法文書、固化了相關證據,擬依法立案查處。
市支隊下一步將采取“雙隨機、一公開”形式,督導檢查各縣(市、區)專項整治開展情況,公開通報工作情況;對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社會辦醫療機構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復查整改落實情況,落實閉環監管,對仍存在問題或拒不整改的給予依法從重處理。積極探索建立與“寬進嚴管”相適應的社會辦醫療機構事中事后綜合監管機制,運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實施誠信管理、分類監管、風險監管、聯合懲戒、社會監督等“五位一體”為基礎的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提升社會辦醫療機構的社會信譽度和服務水平,推動全市社會辦醫療機構持續、健康、規范發展。(林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