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為了讓基層群眾了解行政檢察工作,7月11日,峨眉山市檢察院行政檢察干警到羅目鎮蘆山村以“壩壩會”的形式為該村“兩委”班子及村民代表生動講述了一起民事行政連環訴訟檢察辦案故事,深度詮釋了法律規定、宣講了檢察監督職能、傳遞了“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司法理念。
講述現場,辦案干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詳細講述了峨眉山市檢察院如何及時監督糾正“空掛戶”楊某某一家采取“民事+行政”連環訴訟索取征收補償安置款一案。隨著講述的深入,辦案干警還向村民普及了征地拆遷相關法律規定。
“按照即將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第11條規定,戶籍在或者曾經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并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成穩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等財產為基本生活保障的居民,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空掛戶'不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應享受拆遷安置補償。”現場提問環節,檢察辦案干警針對村民的提問進行了一一解答和釋疑,增加了村民的法律知識。在場村民表示,檢察官用講述辦案故事的方式與村民零距離交流,形式十分新穎,讓基層群眾對晦澀難懂的法律知識有了更充分的理解,希望檢察機關多開展此類活動,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的法律服務。 據了解,此次講述的案例獲評2023年四川省檢察機關行政檢察監督十件典型案例、四川省檢察機關服務保障城鄉融合發展十大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