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仁和區法院始終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積極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完善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及訴源治理工作,抓實矛盾糾紛的源頭預防和前端化解,大力推進訴前調解工作。今年以來,化解民商事糾紛1451件,其中調解結案353件,撤訴526件,確認調解協議有效25件,調撤率達到62.3%。
強化硬件建設,推動訴前調解信息化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訴訟服務,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智慧訴訟服務水平,推動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的立案模式,形成線上訴訟服務網全覆蓋的訴訟服務中心,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始終按照“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的工作要求,不斷推進訴訟服務優化升級,建立了集立案登記、訴訟服務、訴調對接等功能于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
強化組織保障,打造調解團隊專業化
以黨建為引領,大力推進訴前調解隊伍的專業化建設,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提升現代化訴訟服務能力。將法官的專業性和黨員的先鋒性相結合,由經驗豐富的法官指導人民調解員進行訴前專業調解,形成了一支以黨員為骨干力量的訴前調解團隊模式。
強化聯動協作,構建調解格局多元化
依托法官工作室建立基層黨建工作聯系點,以“黨建+司法服務”模式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定期到聯系點參加黨組織活動,聽取基層黨員意見和建議,協助解決相關問題。派出法庭聯合鄉鎮干部成立訴前人民調解委員會,選取政治站位高、業務能力強的法官到聯系點為人民調解組織提供業務指導。以實現矛盾糾紛從終端裁決向源頭預防轉變,發揮人民法院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
發揮法庭優勢,服務基層治理轄區化
主動把人民法庭工作融入鄉鎮(街道)黨委、政府的社會治理工作之中,在處理轄區內的案件時,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與司法所、派出所等多部門協調聯動,加強對各類民生案件的調解處理,進一步提高調處案件的效率,努力將矛盾糾紛處理在一線、化解在基層,實現了“立、審、執、調”一體化,有效維護轄區的和諧穩定。
下一步,仁和區法院將充分利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發揮人民群眾和專業協會的力量,化解群眾糾紛、調解群眾矛盾,為建設美麗仁和、幸福仁和、和諧仁和貢獻法院力量。(畢夢媛 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