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劍閣法院鶴齡法庭攜卷下鄉,將審判法庭搬到了當事人家門口,巡回審理了一起健康權糾紛案件,讓兩位因生活瑣事發生爭執的親姊妹,摒棄前嫌握手言和,再續親情。
案情簡介
原告梁某秀與被告梁某翠本是一母同胞的親姊妹,一直以來二人因家庭瑣事,積怨頗深,矛盾由來已久。2022年12月的一天,被告梁某翠去到名為“頂梁巖”的地方,想要鉆井取水,原告梁某秀發現后,認為“頂梁巖”屬于自己家的土地范圍,便不讓被告梁某翠鉆井,二人爭執之下發生肢體沖突,導致原告梁某秀受傷住院治療。在此期間,公安機關及村委會組織雙方調解多次均未成功,于是原告梁某秀起訴到劍閣法院。
調解結果
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楊柳仔細審閱卷宗,第一時間向當事人了解案件相關情況后,發現二人之間矛盾較大,各有委屈和埋怨。考慮到案件當事人行動不便,且此類案件涉及親情倫常,承辦法官決定到村開展巡回審判,借此機會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識,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邀請當地村干部、原被告親屬以及部分群眾旁聽庭審。
隨著庭審的深入,梁氏姊妹將多年的恩怨盡數道出,雙方互不相讓,各說各理。經法官多次耐心細致的說法論理,闡明案件情況,以及二人行為產生的不良后果,姊妹二人態度有所緩和。經過法官多輪調解,從情、理、法各方面釋明,兩姊妹緩緩打開了心結,雙方各退一步,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且當場兌現了賠償款2700元。
為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庭審結束后,楊柳法官向在場旁聽人員進行了普法教育,同時也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進行了講解,呼吁大家團結友愛、互諒互讓,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共同營造和諧的鄰里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