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四川省越西縣人民法院聯合縣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在越西縣非遺館開展"非遺+法治"沉浸式普法宣傳活動。將法治宣傳與彝族克智(口頭辯論)、月琴彈唱等非遺形式相結合,給來往群眾及非遺工作人員帶來一堂“非遺+法治”為主題創新法治主題課。
活動期間越西縣彝族月琴、口弦非遺傳承人加瓦楊加向大家表演了月琴獨奏《美麗涼山》,贏得大家陣陣掌聲。加瓦楊加也說到“過去只知道月琴要傳給子孫,今天才明白還能通過法律確權保護技藝,謝謝法院工作人員”。
本次活動是“索瑪花開·‘嶲望’雨露普法”品牌下“非遺+法治”模式的生動實踐。在非遺展演的間隙,精準“嵌入”普法工作,法院工作人員聚焦非遺保護、民間借貸、婚姻家庭、起訴立案流程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進行講解,同步發放法治宣傳冊,設置現場答疑解惑環節,針對群眾提出的具體法律問題提供“一對一”解答。這種將法治元素如“雨露”般自然浸潤于文化場景的方式,讓群眾在享受非遺魅力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吸收法律知識,有效樹立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觀念。
越西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阿格五切強調: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在非遺保護領域肩負著重要的職責和使命。不僅是法律的執行者,更是非遺合法權益的堅定捍衛者和非遺保護法治環境的積極營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