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宣傳《民法典》,聚焦核心要義,踐行“民心守護”,納溪區以“民法典·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開展系列宣傳活動,讓《民法典》融入群眾日常生活、深入群眾心里,真正成為群眾的“社會生活百科全書”。
社區治理中的“普法禮包”
“你們發的宣傳手冊是什么內容?”“是關于《民法典》和我們切身相關的內容。”“也,這關系到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我要認真看下,多拿幾份給我安,我回去也讓家里的看看”在納溪區集中宣傳活動現場,一位老人家對學習《民法典》興致盎然。
區級相關部門通過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資料、解答法律咨詢的方式,對《民法典》的重要意義以及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條進行重點宣傳,對涉及的婚姻家庭、消費者權益保護、民間借貸、物業糾紛等熱點問題進行詳細講解。
鄉村振興中的“惠民禮包”
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普法志愿者等針對農村干部群眾法治需要和關注熱點問題,重點宣講民法典關于農業農村的有關規定、鄉村振興促進法、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涉農重點法律法規,讓《民法典》深入到日常生活,培養村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意識,依法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學生成長中的“呵護禮包”
“偷看別人日記也是違法的哦”“年滿12周歲才可以騎自行車上路”“在學校里受到欺凌要用法律保護自己”……
通過知識講座,一個個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現實案例,讓法律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趣味十足,也讓同學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民法典》就在身邊。通過宣講活動,使學生們深知《民法典》的重要意義,提升自我防范意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同時也為學校師生營造了積極學習法治文化的良好氛圍。
企業發展中的“法治禮包”
以問需求、解問題、開講堂的形式,重點就《民法典》中涉及企業在服務中應提供的安全保障義務及企業員工在開展工作中的注意事項、勞動者權益保護等進行以案釋法,并現場解答法律問題。通過“面對面”普法,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和法律需求,向企業員工講解民法典、勞動權益保障相關知識,著力提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法律風險防控能力,引導企業員工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切實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讓法治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下一步納溪區將繼續推動《民法典》普法宣傳工作常態化,讓《民法典》走進群眾家里,以實際行動推動“民心守護”工程,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守護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
(岳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