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更好關心、關愛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強化青少年法治信仰,促進法治校園、平安校園建設,9月27日,四川省屏山縣人民法院與屏山縣教育和體育局聯合印發《關于關愛青少年暨送法進校園工作聯系機制》。
《機制》從六個方面強化工作聯絡,確保校園普法走深走實。
聯席會議機制。縣法院與縣教育局充分利用現有的組織構架,根據“保護青少年、送法進校園”工作需要每年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對法治進校園活動總結工作經驗,探討工作方式,提出需求清單,交流重點信息。
法治輔導員機制。在縣域范圍內的高、中、小學校,分片區聘請縣法院法官或法官助理擔任法治輔導員;針對每個學校不同的情況開展法治宣傳,建立法治輔導員大課堂,有針對性地開展高、中、小學校教職員工法律素養培訓,提升教職員工法律運用能力。
“巡回直通車”機制。開通法院法治進校園宣講直通車,將學生分為“三類人員”(年滿16歲未成年人、年滿14歲到16歲未成年人;14歲以下未成年人)分別對尋釁滋事、強奸、電信詐騙、故意傷害、販賣毒品等罪進行宣講,讓學生們知法守法崇法,有效遏制青少年犯罪的發生;針對校園欺凌、青少年網貸、未成年人性侵等校園違法事件進行大范圍普法,提升未成年人依法維權意識。
學生進法庭機制。開展“法院開放日”“法庭開放日”活動,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不定期到法院、轄區法庭參觀法院法治文化建設、典型案件的旁聽、參與模擬法庭等活動,讓廣大學生在鮮活案列中汲取法律的營養。
線上與線下聯動機制。結合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同時消除縣域范圍內交通閉塞障礙,充分利用人民法院庭審直播網與學校“班班通”等線上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法治宣傳教學。法院與教育局適時聯合舉辦線下手抄報、法治小報、法律知識主題討論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充分調動青少年學生學法、用法、守法的積極性。
精準化宣教機制。聚焦市、縣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對法治意識淡薄的學生,精準的開展法治宣講教育;針對“四類兒童”等重點群體,提供單獨上門的法治宣傳輔導和心理疏導工作。法院與教育局及時梳理在日常工作中好經驗、好做法,加強分析研判,客觀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密切溝通,保障校園普法精準化。
(丁如林 胡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