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4日是第22個全國法制宣傳日,也是第九個國家憲法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多次提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法治”納入其中,作為社會層面的核心價值追求意義重大。
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普法、法治政府建設……近些年,樂山如何開創全面依法治市新局面,具體成效如何?在遇到糾紛,我們應該如何使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權益?作為普通市民,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做好普法宣傳員?
網絡對話現場
12月2日下午,樂山新聞網海棠社區特別邀請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做客樂山新聞網海棠社區會客廳,通過“網絡集中對話”的形式在線向網友進行解答。
聚焦百姓,地方立法更用心 近年來,樂山用心推進依法治市工作,高度重視依法行政。在今年,市委、市政府印發《樂山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3個方面11類61項具體任務,為“十四五”時期樂山推進依法行政詳細規劃了藍圖與路徑。 緊貼居民需求,聚焦群眾關切,樂山市先后出臺綠心保護條例、城市管理條例、三江岸線保護條例等11部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制定《樂山市政府規章立法后評估辦法》,有力推動政府行政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溫暖惠民,法治服務更貼心 現場辦理“不多跑”, 智能辦理“不白跑”, 線上服務“不用跑”。樂山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建設理念,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把貼近群眾、貼心服務作為工作的落腳點,切實把“法治惠民生”做細做實,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和幸福感。 樂山法院在訴訟服務大廳增設便民書寫系統、排隊叫號系統、訴訟風險智能評估系統,免費提供打印、復印、掃描服務,當事人可以“一站式”辦理訴訟費繳納、自助查詢、材料流轉等各項事務。 推行網上立案,當事人可以通過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四川微法院、律師服務平臺等應用,足不出戶即可辦理立案。還推出12368司法服務熱線一號通辦,為當事人提供電話查詢、釋疑和溝通疏導。全面推進跨域立案、跨域查檔,安排專人對接異地法院,讓當事人在家門口的法院就近辦理異地訴訟事務。
多向發力,法治宣傳更走心 法治宣傳抬頭可見,法律知識隨手可得。樂山市委、市政府制定“法律明白人”培養計劃,目標是通過選拔、培養,到2022年底,實現全市每個村(社區)有3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到2025年,每個村(社區)有5名以上“法律明白人”。符合條件的村(居)民,可以通過自薦和“兩委”推薦的方式加入基層“法律明白人”隊伍,參與基層治理、化解矛盾糾紛、收集社情民意、宣傳法律政策。 “一月一主題”“法律七進”等法治宣傳活動常態化開展,把新市民法治學校、農民夜校扎根在鄉村、社區,定期開展免費的法治宣傳教育,普及基本法律知識。社會上也有專門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培訓機構。 搭建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法平臺,全覆蓋組織干部學法考法,開展行政執法“知識大學習、崗位大練兵、技能大比武”活動,促進提升依法行政意識。 法治護航,久久為功。增強尊法守法意識,提高學法用法能力,每一名市民與部門合力,點點滴滴匯就依法治市的磅礴偉力!
部分精彩對話回顧 網友:如果孩子的身體、心理受到了傷害,父母應該通過怎樣的途徑更好地維護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做好未成年人的法治宣傳呢? 嘉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發現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情形,都有權勸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控告。 嘉賓:樂山市檢察機關掛牌成立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研究基地、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室、成年人檢察工作社區服務站,大力推進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在未成年人法治宣傳上,主要是以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為抓手,今年開展了“檢愛同行 法治進鄉村”巡講活動,開展法治宣講57場,覆蓋師生3.8萬人次。2名干警分別榮獲省委、省政府“2016—2020年四川普法先進個人”和“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優秀輔導員”稱號。 網友:現在網絡詐騙較多,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老年人的退休金,甚至還有年輕人也會受騙上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對于這方面,部門有沒有采取過什么措施?開展了哪些宣傳活動呢? 嘉賓:在嚴打養老詐騙犯罪的同時,全市公安機關切實加強對涉老詐騙類犯罪的防范,實行打防結合,從源頭上堵漏。行動期間,全市公安機關開展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宣傳活動以提升群眾的防范意識,利用懸掛橫幅標語、置放展板展欄做到醒目提示,通過三大運營商三次向全市群眾發送防范養老詐騙短信,借助各大媒體平臺宣傳防范知識,開展面對面宣傳教育活動,設置防騙咨詢點答疑解惑,發放防騙宣傳單,接待群眾。全市公安機關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實現全景式、多角度地宣傳報道,加強典型案件宣傳,強化以案說法,揭露犯罪手法,提高人民群眾知曉率、防騙率。全力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進行了系列整治,綜合予以治理,起到了震懾作用。 網友:為什么會有“老賴”這個說法?樂山是如何懲戒“老賴”的? 嘉賓:通俗意義上講,老百姓將欠了別人錢遲遲不還的人稱為“老賴”。從法律的角度來看,“老賴”一般是指在民商事領域的債務人,擁有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但基于某種原因拒不償還全部或部分債務。 對于“老賴”,法律規定可以對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還可以司法拘留、直至以拒執罪刑事打擊。從日常生活的多種限制到人身自由的限制,依法敦促被執行人履行法律義務。 今年前三季度,樂山法院重拳出擊,強化失信懲戒,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3478人,限制消費6734人,司法拘留261人,判決拒執罪3人。深入開展“嘉州亮劍”專項執行行動,已執結案件1.2萬余件,執行到位25.8億元。 網友:法律援助由誰來負責?哪些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嘉賓:(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即市、縣司法局、省司法廳、司法部,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司法行政部門設立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負責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法律服務人員提供法律援助。 (二)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①民事、行政法律援助申請,需要同時滿足申請人經濟困難和申請事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民事行政法律援助事項范圍兩個條件。法律援助法規定了八大類事項,包括:依法請求國家賠償;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社會救助;請求發給撫恤金;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或者支付勞動報酬;請求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請求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藥品安全事故、醫療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請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損害賠償。②法律援助法同時規定部分申請人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比如申請支付勞動報酬或者請求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進城務工人員;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張相關權益的。刑事法律援助申請則不受事項范圍限制。 網友:樂山生態環境好,很多珍稀野生動物頻現樂山。樂山在倡議廣大群眾自覺保護、抵制亂捕、亂獵的同時,制定了哪些保護措施? 嘉賓:檢察機關與相關部門建立了“河長(林長)+檢察長”機制,定期開展巡河、巡林等工作,并聯合眉山、雅安等地檢察機關組建生態環境保護“檢察聯盟”,攜手守護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資源。檢察機關始終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建立起刑事打擊+公益訴訟的辦案模式,依法懲治危害野生動物犯罪行為的同時,要求違法行為人承擔資源損失費,用于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 此外,樂山市檢察機關還建設了野生動物保護基地,免費對社會公眾開放,開辦檢影說法欄目,以案釋法說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