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精準普法顯實效 法治春雨潤嘉州 ——樂山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綜述

        來源:樂山市司法局(樂山普法) 作者:鄒汶瑾 發布時間:2023-10-28 12:42:13

        鄉村法治建設陣地覆蓋率達100%,全市16個村(社區)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法治宣傳活動惠及群眾158萬余人次……自“八五”普法規劃啟動實施以來,樂山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圍繞省委“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緊扣市委“345”工作思路和“重大產業項目提升年”經濟工作主基點,豐富完善樂山司法行政“1236”工作思路,服務“十四五”時期樂山經濟社會發展,穩步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和決議實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樂山奠定堅實法治基礎、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堅持思想引領 為普法工作凝心筑魂

        image.png

        “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今年3月,一場新任命科級領導干部憲法宣誓儀式在市司法局舉行,新任職科級領導干部許下錚錚誓言,字字千鈞,是榮譽,是承諾,更是責任。

        近年來,樂山市堅持思想強化引領,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制定出臺系列學習方案,并納入黨委(黨組)年度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和政府常務會專題學法重點內容,定期組織專題學習。

        堅定維護憲法尊嚴權威。全面落實《四川省憲法宣誓制度實施辦法》,組織國家機關工作人員254人次開展憲法宣誓,每年常態化開展“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法治宣傳系列活動,推動憲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等場所。

        持續抓好民族地區憲法學習宣傳教育,開展“‘典’亮鄉村 守護美好生活——法治大講堂走進彝家新寨”“送法進彝鄉”法治大講堂專題網絡直播活動,吸引35萬余人次收聽收看,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民法典普法“直通車”駛入彝鄉,全面提升彝區基層治理能力。

        健全保障機制 鍛造普法工作強韌筋骨

        image.png

        2022年9月,全市“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訓班召開,邀請2019年度全國十大法治人物的莫鴿鴿,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犍為縣孝姑司法所所長周池為100余名“法律明白人”代表開展培訓。

        近年來,樂山市建機制、強保障,牢牢夯實普法工作的基層基礎。將“法律明白人”培養列入“農村家庭能人”培養計劃,持續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目前,全市共培養“法律明白人”4759名,其中,沙灣區嘉農鎮嘉農社區黨委書記余潔獲評四川省最美“法律明白人”稱號。

        健全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制度,遴選專家290人,市縣兩級實現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制度全覆蓋。

        全市全面實施“一村(社區)一陣地”建設,鄉村法治宣傳欄、法治圖書室、法治夜校等陣地覆蓋率達100%,建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1517個,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全面建成。

        積極開展全國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截至目前,我市16個村(社區)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0個村(社區)被評為第一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持續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

        提升法治素養 唱響樂山普法“好聲音”

        image.png

        樂山市持續搭建區縣、部門全覆蓋網上學法考法平臺,目前已實現全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考試平臺全市全覆蓋,有效推動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法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組織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837戶,有力推動農村農戶農民學法用法。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一月一主題”活動。自2021年以來,樂山市累計開展法治宣傳活動1820次,發放宣傳資料186萬余份,惠及群眾158萬余人次,

        “感謝縣司法局的黨員干部為我們提供法律服務,幫忙化解矛盾糾紛,解決了要錢難的問題?!苯衲?月,一面印有“替民解難,為民排憂”字樣的錦旗送到了夾江縣司法局黃土司法所工作人員手中,當事人吳某拉著工作人員的手連連感謝。

        近年來,樂山市持續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全市共建成法律援助中心12家、鄉鎮法律援助站132個、村(社區)法律援助工作室1370個,形成覆蓋城鄉的“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為農民工追討工資1000萬余元。常態化開展“農民工勞動合同普查與體檢”“法律七進”等活動,延伸法律援助服務網絡,依法維護群眾、企業合法權益。

        以教促學,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全市共聘請1186名法治副校長(輔導員),建成各級各類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32個,打造未成年人保護法治精品課22個,開展校外法治學習教育活動500余次,覆蓋全市3.48萬名學生。

        抓好品牌建設 普法“菜單”精彩紛呈

        近年來,樂山市推動紅色法治文化資源利用,深入開展智慧普法,創新打造市中區“海棠花開”司法品牌、沐川縣“天街·習法驛”等普法品牌,推動“一縣一品”建設。五通橋區創建“檢影說法”普法欄目,馬邊彝族自治縣組織編撰“瑪牧.吉威”彝漢雙語法治系列讀本,獲得社會良好反響。

        提供菜單式普法產品。創新打造以《憲法》《民法典》等為主題的“法治三畫”(井研法治農民畫、夾江法治年畫、峨眉法治漫畫),把法治宣傳變成可體驗、可消費、可帶走、可傳承的法治文化產品。

        舵正風滿立潮頭,不忘初心譜新篇。踏上新征程,樂山市將繼續圍繞中心大局,勇于創新,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推動“八五”普法工作落地落實,不斷開創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續寫更加輝煌的法治建設樂山篇章。


        責任編輯:楊睿

        最新資訊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广安市| 岳普湖县| 桐梓县| 古蔺县| 浮山县| 赣州市| 昭苏县| 松潘县| 乌拉特后旗| 和静县| 娱乐| 义乌市| 东方市| 高要市| 平凉市| 个旧市| 合江县| 龙山县| 吴川市| 望江县| 寻甸| 民权县| 太和县| 大荔县| 濉溪县| 雅安市| 红桥区| 老河口市| 阳原县| 乐平市| 遂宁市| 玛沁县| 泉州市| 电白县| 宜宾县| 防城港市| 新巴尔虎左旗| 德庆县| 菏泽市| 建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