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縣夏溪鄉彝漢雜居,地勢崎嶇,山路蜿蜒,當地村民居住分布廣,村鄰間隔較大,2022年2月,夏溪鄉聯合屏山縣司法局共同成立了“馬背宣傳隊”,騎馬進山入戶為群眾普法。一年多過去,“馬背宣傳隊”由最初的森林防滅火宣傳發展成具備法治宣傳、人民調解、訴訟指引、法律援助引導等公共法律服務功能的小型移動法律服務站,也由最初的2名隊員發展到由6名彝族隊員和3名漢族隊員組成的“大隊伍”,功能增多,提質增效,有效推動山區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
當好“法律明白人” 練就服務硬本領
“馬背宣傳隊”隊員烏爾階美說:“要給老鄉們普法,我們自己必須懂法噻。”作為夏溪鄉土生土長的彝族女性,加入“馬背宣傳隊”后,她努力學習法律知識,漢語也更流利了。尤其是參加鄉村“法律明白人”培訓后,對彝族原始的解決問題方式、高額彩禮、未成年人輟學、兒女不給父母養老等問題都有了新的認識,她立志要讓更多彝族同胞學法用法,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她將村里的婦女、兒童和老年人作為重點普法對象,廣泛宣傳勞動就業、養老育幼、反家暴、未成年人保護、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等法律知識,還幫助了2名遭遇家暴的婦女和1名兒女不盡贍養義務的老人獲得了法律援助。她說:“我感受到了法律的威嚴與力量,用我們彝族傳統和習慣解決不了的問題,用法律可以。”
為做好“馬背宣傳隊”隊員法治培訓,屏山縣司法局一是名師下沉“送上門”學,組織“法律明白人”師資庫資深老師到夏溪,面對面交流問題,手把手教寫法律文書;二是組織“零距離”線上學,通過“屏山司法大講堂”線上授課,方便交流;三是推進彝漢“雙語”學,讓隊員用彝語解釋法律法規,便于當地群眾理解;四是開展“以考促學”,用考試成績檢驗學法效果,成績較差者“補課”“補考”,及時跟蹤輔導學習進度。“馬背宣傳隊”隊員還到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鄉鎮司法所等地開展現場教學,實地了解法律援助、公證服務、社區矯正、人民調解等服務全流程,練就學法用法看家本領。“馬背宣傳隊”9名隊員均經過培訓、考試、發證,已成為群眾身邊合格的“法律明白人”。
移動法律服務站 貼心服務眾人贊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馬背宣傳隊”隊伍壯大,服務增多。“前幾天下雨山路不好走,今天終于天晴了,老鄉們都盼著我們去呢。”說完,隊員烏爾羅補騎著馬,哼著彝族小調就往山上走了。每次進山普法都要走很久的山路,但是一路上歡歌笑語不斷,隊長蘇云帆(彝族)說:“我們的宣傳資料現在已經有10多種了,包括‘彝漢雙語公共法律服務手冊’‘憲法宣傳折頁’‘民法典宣傳折頁’‘陽光護苗-未成年人保護宣傳折頁’等10多種,上面有圖片有案例,老鄉們喜歡看,每次我們上山都要帶一大包才夠發。除了宣傳折頁,縣司法局還印制了‘便民服務卡’,上面有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司法所和我們隊員的電話,挨家挨戶發,老鄉就不愁有糾紛找不到人解決了。我們發現糾紛能處理就馬上處理,處理不了就報給司法所,我們有2個隊員是人民調解員,也經常一起騎馬進山。”作為鄉村“法律明白人”,“馬背宣傳隊”隊員充分發揮自己熟悉鄉里鄉親、使用方言土語、基層經驗豐富等優勢,上門“拉家常”式普法,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在一線。
文明鄉風“催化劑” 移風易俗“源動力”
“老鄉些,都來學法哦,懂法不上當,守法保平安,用法來維權哦。”烏爾羅補邊走邊喊。“馬背宣傳隊”每月進山開展“一月一主題”宣傳,主題涵蓋了婦女權益、未成年人保護、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安全生產、森林防滅火、生態環境保護等,倡導老鄉學習文明風俗,保護生態環境,和諧鄰里關系。縣司法局還編制了普法“順口溜”,好懂易記,蘇隊長邊走邊念:“不砍樹不打鳥,不燒秸稈不燒草,生態環境保護好,大家生活會更好。人人都會老,老人是個寶,兒女重孝道,老人要贍養好。重男輕女是陋習,‘天價彩禮’不可取,家暴出軌是違法,老婆孩子不能打,打牌喝酒當懶漢,壞習慣把家庭散。撫養義務在雙方,一方辛苦很受傷,好聚好散不打鬧,理解尊重是必要,勿讓家人變仇人,勿讓自己進‘監牢’。投資不貪‘高回報’,網戀上當風險高,天上從不掉餡餅,守好‘錢袋子’很重要。”
“馬背宣傳隊”雖小,優勢不小,作用不小,既豐富了普法宣傳載體,又助力了鄉村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既引導了彝區群眾學法用法,又激發了文明鄉風“源動力”。未來,“馬背宣傳隊”還將繼續行走在鄉間山路上,為群眾普法好、服好務,讓“法治陽光”照耀到“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