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江市市中區環城路社區,作為黨員的肖榮章是眾人口中的熱心人。如今85歲的肖榮章即使辭去了居民組長一職,也不時為社區“操心”。對于“空巢老人”的他來說,兒女平安,夫妻相伴,就是幸福。
熱愛門球健身沒事就和老伴遛彎“1996年,我就開始接觸門球,鍛煉身體了。”85歲的肖榮章住在市中區環城路社區,身體還算健朗的他,堅持門球健身已經快20年了。每到周一、周三和周五,肖榮章總會如期出現在新華路的練習場地里,風雨無阻。
肖榮章加入了市門球協會,也是老年門球隊的活躍分子。“每個月,會有會員比賽。有的時候,還有市內縣區之間進行的聯賽。”遇到比賽時,肖榮章總會積極報名:“這也是鍛煉身體嘛,有好身體,才有幸福晚年。”
不練門球的時候,肖榮章會拉上83歲的老伴高淑芳外出遛街。“兩個孩子在內江,其他在外地。”不愿和子女一起生活的老倆口,一直相伴居住。除了與在外地的子女保持電話聯系外,兩個在內江的孩子,一有時間就會回家,有時還會將父母接到自己家中小住。
“遛彎后,我們就一起去菜市買菜、回家做飯。”雖然是“空巢老人”,但在肖榮章和高淑芳的心里,目前的生活他們很滿意。肖榮章說:“兒女平安,身體健康,夫妻相伴,就是幸福。”
曾經的居民組長老了依然為社區“操心”
“肖伯伯是個特別熱心的人,過去曾是社區的居民組長。”環城路社區網格員李萍說,即使上了年紀,不再擔任居民組長后,社區居民還是喜歡有什么事就找肖榮章。
在社區民警付蓉的記憶里,肖榮章很是關注社區里的流動人員。“2013年,肖伯伯發現一戶人家,住了很多說著外地口音的人。”由于是租戶,肖榮章只能暗暗觀察。
“我看這些人都是拿著手機,戴著耳機,十分陌生可疑。”肖榮章找到了社區,通過社區和多部門的努力,這群涉嫌傳銷的人被成功“端”掉。在肖榮章的影響下,社區民警和居民也更加關注社區環境,共同營造良好的生活氛圍。
對于肖榮章來說,社區的建設不僅僅要依靠社區工作人員,每個居民也有共同維護社區的責任。“我是一名黨員,為大家服務是我應該做的。”肖榮章說:“哪怕是我不認識的同志有事需要幫忙,我都愿意盡力幫助。”
如今,肖榮章老了,身體也不如以前。雖然不再擔任居民組長,但肖榮章的心依然緊緊系著社區。“社區哪里有隱患,有什么緊要的事情,肖伯伯總會及時反映到社區。”李萍說,肖伯伯雖然老了,但他那顆為大家服務的心永遠都不會老。
少年夫妻老來伴和社區親如一家2008年,肖榮章突患胃穿孔,把眾人都嚇了一跳。
“做了兩次手術,老伴一直在醫院照顧我。”對于老伴兒的悉心照顧,肖榮章默默記在心里。“我們的感情,就是少年夫妻老來伴,一輩子走到底。”也是這夫妻情深,讓肖榮章和老伴覺得,既然是“空巢生活”,有彼此的陪伴晚年生活也很幸福。
除老伴的照顧讓肖榮章感動外,其與社區情感也讓他甚是感慨。他說,自己生病住院期間,社區干部隔三差五就會到醫院看望他。即使回家休養期間,社區干部也多次到家中慰問。“非常感動,覺得和社區親如一家。”肖榮章說:“我們不需要別人買什么東西來家里,就是見個面說說話就很開心了。”
對于“空巢老人”的問題,肖榮章也有自己的建議:“健身器材和一定的活動場地,對于老年人來說,十分必要。而民政部門正在部分社區推行的老年手機,也會為空巢老人們提供一定的關懷和便利。”肖榮章說,重視像重陽節這樣的節日,開展適當的活動,也能讓“空巢老人”晚年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