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拆遷安置還是物管小區,物管小區戶數比較少,物管費少,很難請到大型物管公司服務。大多是小物管公司,現在院落采用自治,就是居民成立自治小組,由居民進行自治管理,自己請門衛和保潔,這樣院落管理的成本相對較低。”成都高新區芳草街道蓓蕾社區居委會主任張曉靜說。
在區劃調整之后,蓓蕾社區常住人口為24000人,面積0.71㎡。社區院落較多,大部分修建于2000年以前,還有不少在90年代初期建成,院落總體呈老舊、戶數少的特點。對此,社區結合自身的特點,成立自治小組,讓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做好自己的當家人。
張曉靜介紹,在外來人口的管理上,社區要求外來人進住需要到小區進行登記,院委會會在外來人入住后將院落的規章置制度告訴外來人員,讓他們遵守本地規章制度,讓外來人口在行使本區的權利的同時,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參與社區自治。
“我們有一個叫‘慈善互助超市’的項目,凝聚了我們轄區所有單位和商家。商家每年與社區簽捐贈協議,明確給社區捐什么,比如餐飲店他們就捐贈餐飲的免費代金券;牙科醫院會捐一些潔牙券、防蛀牙的牙膏等等,各個商家都結合自身的特點給社區捐贈。收到的捐贈物資,便于存儲的直接送到慈善超市,不便于存儲放在商家店面上。”張曉靜介紹,慈善互助超市的物資,轄區黨員可以通過在“蓓蕾社區融建積分商城”小程序上注冊成為志愿者,參加志愿服務后獲得積分,用積分在慈善互助超市內換購所需要的物資。
“黨員志愿者通過對轄區公共設施、自己居住的樓道等區域進行認領,并對進行管理,然后就會得到相應的積分”張曉靜說,社區每年會給各個黨支部、黨員下志愿服務的任務,轄區內黨員每年要完成多少積分都有一個固定的量。 “想通過這個平臺,一方面黨建引領讓轄區的單位把資源集合起來,另外一方面,讓轄區內的黨員先帶頭當志愿者,參與轄區的管理以及社區道德治理,用商家給的資源激勵他們,進而達到可持續的循環。”目前,在轄區黨員的帶領下,陸陸續續有很多群眾參與了進來,志愿者越來越多后,整個轄區的軟環境也越來越好了。
對于未來的發展,張曉靜說:“我們社定位‘老成都生活示范社區’,主要把老成都的文化在這個區域內體現出來,讓老舊社區保留他的活力。”據了解,轄區老舊院落留下都是老年人,現在社區想要通過改變轄區的業態,對低端業態進行調整,今年社區將打造文創、電子競技兩條特色街區,同時規整了一些鋪面,對鋪面進行招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招文創企業入駐。“我們更多扶持文創青年,通過年輕人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增強社區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