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時間的莊嚴更迭,夕陽緩緩沉入地平線,天空如同一位藝術家的調色盤,漸次展開一幅由橙黃至深藍的豐富畫卷。黃昏悄然而至,四川隆昌小城的燈火逐漸點亮,如同繁星點綴,將這座寧靜的小城點亮,猶如一條夢幻般的光彩河流穿梭其間。
天運樓,矗立于城市高處與核心,在夜色中更顯其莊重與肅穆。它的名字,源自那次宇宙洪荒的奇妙邂逅,一次隕石與流星的浪漫相遇,一塊隕石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問候。它承載著人們對歷史偶然的執著追尋,對現在與未來的無盡憧憬與祈愿。
每當我在城市的低處仰望天運樓,總會不由自主地心生向往而走向燈光攀登的高處,走向天運樓。每當我倚身天運樓光彩的亮光,總會屏住呼吸瞑目遐想,讓自己的深思飛起來,飛到很高很高——或許就是隕石出生的地方,飛到很遠很遠——或許就是隕石飛抵的時光。
我仿佛登上了天運樓的頂層,用驚詫俯瞰著腳下的小城,小城里明明滅滅的燈火,燈火中奔忙或者悠閑的生命;不禁想,燈火里的小城,燈火里的每一個生命,和白天相較,是不是有了一番不一樣的光景,疲憊、傷痕可不可以得到一絲絲撫慰?卑微、罪惡是不是可以無憂無夢安睡?……
恍惚中,我似乎觸摸到小城最隱秘的脈搏,我隱約觸及了生命緩慢奔跑的城市全景,干干凈凈的凝視,錯錯落落的幻覺,蹦蹦跳跳的穿梭……
站在時空之下,天運樓是現代而古舊的建筑,更是一段歷史跌宕而不屈的縮影。
它讓我游走在人類與自然之間,追問人與自然微妙關系;它讓我沉潛于恩賜于奮進之間,思考人之于自然,應該昂然挺立還是該謙遜敬畏。
同時,它也激發著我的遐思,關于這片土地,關于這片土地上發芽和生長的諸多怪異與永恒。
在隆昌這片四處流浪、年輕又古老的土地上,曾登臺過多少一晃而逝的所謂瑰麗,曾掩去過多少輕如塵粒的人造珠玉,也曾上演過多少扣人心弦的故事,孕育過眾多杰出的精英;小小的金鵝江,永遠高唱著清澈的波浪,卻不時需要鏟除和清掉渣滓和淤泥……
時間無聲,卻刀刻斧鑿般銘記,銘記隨風飄逝的輕煙,銘記寶石般璀璨的燈盞。
天運樓站在山崖邊沿,看不出它究竟是想一躍而下去到人間,還是想一步步攀爬而飛升仙界。和它站一起的,是小城的復古景點北關,是一溜煙的聽得見馬蹄噠噠的青石長卷,是站立不語的石頭詩篇,是由蓮峰書院、禹王宮改建而來的全新校園,是被安放在低洼處的蓮峰公園,是錯落生長的人間炊煙、世間冷暖……
我不知道,這世間的一切,站得那么高、一到天微微泛黑就睜大眼睛的天運樓,是否看得見;看見了,又是否真的裝在高達十一層的心里面!但它們不管,總欣喜地靠近天運樓,想與它相互輝映,共同繪制歷史的絢爛、當下的傳奇和未來的迷離!
隆昌有座天運樓,它來自歷史深處的偶然,來自宇宙對地球不明意圖的試探;隆昌有座天運樓,它站起在新世紀的起點,向著夢想開花繡滿綺麗多姿的未來!
夜晚的天運樓,瑰麗、華美又剔透;夜晚的天運樓,頭上的天空,藍著、黑著,看不出聲色;夜晚的天運樓,被周邊和腳下的寧靜、喧鬧和閃爍簇擁,是不是在輕輕地哼著一首不愿說出名字的歌。
禁不住遐想,當時間再一次莊嚴更迭,夜晚揮手告別,星月睡去,露珠擦亮眼睛,鳥雀開始歡鳴,太陽越過塔頂,陽光穿過云層,世界走出燈光演繹的幻境,天運樓也當與地上的小草、草間的蟲們一起,與高處的流云、低處的微塵一起,回到平淡,回到寧靜,回到最樸實的內心!(作者系隆昌市作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