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轉段學習,接下來將分‘最美詩經’‘樂府詩香’‘魏晉風骨’‘大唐詩情’‘宋詞之美’‘元曲低唱’‘納蘭深情’幾個篇章開展詩詞系統學習……”
4月24日,巴中市巴州區“書香政協·八角樓悅讀”群“每周一詩”活動牽頭人如約而至。
近年來,巴州區政將傳統古詩詞學習作為書香政協建設一項重要內容,持續深入抓落實,取得良好效果。
學習內容:專題化+季節化
一方面通過“紅色詩詞”“吟詠巴州詩詞”“習近平引用詩詞”等主題,集中化、專題化開展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因時制宜選學詩詞,關照生活、結合實際,鮮活感知古詩詞的魅力,春分感受“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的明媚;秋季感受“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的安閑恬淡;大雪時節,感受“北國風光,千立冰封,萬里雪飄”的壯美;霜降中體味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珍惜當下,不留 “沉思往事立斜陽” “當時只道是尋常”的遺憾……,并以詩詞接龍、補充詩句等學習同一題材,不同朝代、不同詩人的抒寫,看花、聽雨、觀山、望水、過節,在古詩詞中感受節令變化、山河壯美,與古人相隔千年執手相惜。
學習形式:全面普及+重點提升
既注重每周線上“一份詩詞解析、一個朗誦視頻、一個唱誦視頻、一套詩詞手機屏保”全面普及學習,普通話、四川話都可朗誦,鉛筆、毛筆、鋼筆、粉筆都是抄寫工具,筆記本、小卡片、小紙條、空白處方簽、黑板等都可隨處書寫,音頻、視頻等都算呈現形式,讓委員樹立隨時隨地隨處可學的理念。又采取線下舉辦講座、唱誦、集體書寫等活動深度學習,形式多樣讓詩詞之美、音樂之美、漢字之美相得益彰。“學習標兵”陳方芳在工作間隙用醫院便簽書寫的詩詞讓大家眼前一亮;“朗誦王子”王剛朗誦的岳飛的《滿江紅》獲得滿堂喝彩。
學習中,不僅專人負責精選好詩開展學習,還注重委員的參與度,各界別輪流詩詞值周。第二界別聯組在完成詩詞值周后,該組政協常委、區僑聯主席常藍芳以“詩詞志愿者”身份又組織學習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掀起群里朗誦、書寫熱潮,音頻、視頻、硬筆、軟筆作品紛呈。
年初,組織政協委員、機關干部及其子女在群里開展了“詩詞迎新春活動”,為群里送上了一份從未有過的、別開生面、熱鬧豐盛的“詩詞年夜飯”,將詩詞學習交流推上一個新高度。
學習延伸:塑造自我+建功立業
開展之初,很多委員羞于曬出自己的抄寫和朗誦。“界別聯組擂臺賽”看看誰最帥,機關女干部“鏗鏘玫瑰組合”長頭發飄起來,摸一摸詩詞的云彩等“學習小花絮”激起千層浪,周末晚上9點、周一早上6點群里就有委員和機關干部開始發詩詞視頻,文章,大家紛紛笑稱“太卷了”。
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蔣軍輝不僅帶頭書寫,還要求大家在詩詞學習過程中呈現委員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要以詩詞學習破除缺乏交流的壁壘,在立足崗位建功立業上也要“卷”起來。
“特約書寫人”“特約朗誦者”應運而生,鼓勵政協委員、干部職工在普通話訓練、鋼筆字練習、毛筆字學習、歌唱、繪畫等特長方面同步提高和展示,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起靠近光,追逐光,成為光,散發光……”
“每天的堅持,不是為了感動誰,也不是為了向誰證明,而是我知道,堅持才能對得起今天的自己。”
“那些看似波瀾不驚的日復一日,一定會在某一天讓你看到堅持的意義”
每周,諸如此類勵志的話語出現在書香政協群。大家逐漸把群置頂,當成每天必看群,各行各業委員紛紛曬出自己的工作,由此完成了詩詞學習向增強委員交流、展現委員風采、提振委員擔當精神的無聲深化與轉變,大家紛紛曬出義務支教、送醫、“有事來協商”“同心共建現代化巴州”等方面的“答卷”。
“這是全國牡丹獎、全國群星獎得主,我們的政協委員楊娜的劇照,她今年參加了五六個省級比賽、展演,參加了上百場次的文旅推介演出、比賽,惠及上萬人哦,超人啊!”
“活動開展得好,急企業之所急”。在區政協第二界別聯組發出“助企采茶行”活動的圖片后,委員們紛紛點贊。
“忙世人之所閑、閑世人之所忙,每周學習一詩,并非不談悲喜、只是飲茶讀書,而是要共同畫好同心圓。接下來,我們將與相關部門共同探索以‘書香政協’推動‘書香社會’建設這個大課題,為文化強區、文明城市創建貢獻政協力量”,區政協副主席李松正在為下一步工作思考、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