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何軍林/震蕩心靈的聲音(書評)

        ——走近劉澤安及長篇兒童小說《爺爺的嗩吶》
        來源: 作者:何軍林 發布時間:2024-06-14 21:30:41

        6-2.jpg


        認識劉澤安已經多年,最初不是因為文學,而是因為工作有交集,打過幾次交道后,才知曉他不僅是一名地方政府官員,還是頗有名氣的兒童文學作家。作為媒體人,自己業余也進行文學創作,對文學的事還算敏感,認識一些或專業或業余的作家,但劉澤安是自己認識的第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當時很是訝然。


        過去自己壓根不關心兒童文學,劉澤安卻讓我第一次關注起兒童文學,想了解他這個人,了解他的寫作。作為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于僻遠鄉村的作家,劉澤安跟很多有鄉村背景的作家經歷類似,通過苦讀書跳出農門考上師范,畢業后回到家鄉當老師,后機緣巧合進入政府部門工作,歷經輾轉升遷一直到今天,唯一不變的是始終懷揣著文化夢,且堅持不懈地進行文學創作,構筑自己的文學世界。很多有鄉村經歷的作家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有的盯著鄉村進行創作,便成了鄉土詩人、鄉土作家,有的把視野拓展到城市甚至更廣大的范圍,便成了擁有另一類稱呼的作家。劉澤安無疑屬于始終盯著鄉村的作家,其獨特之處在于他始終盯著鄉村兒童群體,長期進行詩歌、小說、散文創作,最終成就了屬于自己的鄉村兒童文學世界,散發出別具一格的獨特魅力。


        都說文學這條路不好走,兒童文學更艱難,因為關注的人更少,但劉澤安卻在艱住中走出了意氣風發的氣勢,他曾發表作品四百余萬字,作品入選《小說月報》《兒童文學選刊》《中國兒童文學年度選》和各種兒童文學作品選集,出版有兒童詩集、散文集《風箏上的眼睛》《守望鄉村的孩子》《綦上一條江》等九部,曾入選重慶市文藝扶持項目,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重慶兒童文學獎等十余種獎項……也許作家不需要頭銜,但作家需要作品,作品才是作家的底氣和榮耀。


        這不,也許是巧合,今年六一兒童節剛過沒幾天,自己便意外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劉澤安創作的長篇兒童小說《爺爺的嗩吶》(重慶出版社,20244月第一版)。捧著書本,打量著封面和書名,自己有一種很奇特的感覺,瞬間想起剛剛過去的兒童節,想起自己的兒童時光,想起曾在鄉間聽過的一聲聲嗩吶……怎么說呢,通過封面和書名,自己居然生出了一絲鄉愁。


        本以為兒童小說吸引的只是兒童,沒想到自己這個成年人讀《爺爺的嗩吶》也津津有味。可以說,這是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完整閱讀過的一部兒童小說,讓自己倍感驚訝。整部小說故事流暢,細節生動有趣,人物形象鮮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現實主義兒童文學佳作,無論是孩子們還是成年讀者,都能在小說中找到共鳴,感受到那份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生活的熱愛。


        整部作品以重慶市綦江區永城中學改名中國工農紅軍王良紅軍中學為切入口,講述了四個學生以王良軍長的紅軍精神為指引,組建永城嗩吶吹打鳳凰組合,刻苦訓練,努力學習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城嗩吶吹打技藝,并將之發揚光大的逐夢故事。全書聚焦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紅色文化弘揚與鄉村振興,并將綦江地方民謠、綦江農民版畫等綦江特有元素融入到圖書的內容與設計中,地域文化特色濃厚。


        應該說,《爺爺的嗩吶》是一個關于傳統音樂傳承的充滿童趣的故事,更是一幅關于鄉村少年在傳統與現代交織中成長與蛻變的寫照。在作者如詩如畫的筆觸下,綦江區永城中學成為一個充滿音樂韻律、情感波瀾與智慧火花的世界。在這里,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巧妙交織,少年成長與文化傳承和諧并行,共同譜寫了一曲絢麗多彩的樂章,不僅蕩氣回腸,而且富有詩一般的質感。


        在書中,作者將地方民謠作為故事的主線,力求讓每個細節都生動鮮活,讓每個人物都形象鮮明。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作者盡力讓故事貼近生活,讓人物貼近讀者。于是,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個鮮活且富有個性的人物躍然而出——


        牛老師,這位懷著深厚傳統文化情結的語文老師,毅然投身嗩吶吹打藝術的傳承事業,成為學生們學習嗩吶的引路人;大爺爺,作為嗩吶技藝的傳承者,他吹奏的嗩吶聲,連接了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他的堅守與執著,不僅讓嗩吶這一技藝得以傳承,更在無形中影響了周圍的少年們;鳳凰組合——牛雨菲、肖萍萍、陳紹渝、潘貴遠,這四位各具特色的鄉村少年,是小說中的璀璨星辰。他們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與經歷也各不相同,但都在嗩吶吹打的過程中找到了共鳴,如何追求夢想、傳承文化、實現自我成長。


        都說“千年琵琶萬年箏,唯獨嗩吶震乾坤”,在小說《爺爺的嗩吶》中,一把小小的嗩吶代表的是薪火相傳的技藝傳承,是青春激蕩的夢想追逐,是永不過時的昂揚精神,足以震蕩心靈。借用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陳詩哥的話說:這是一部聲音之書,跌宕起伏,蕩氣回腸,不僅吹響了孩子們的心靈之歌,也吹響了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嘹亮之歌,更吹響了當年紅軍狙擊敵人的記憶之歌,每個孩子都應該來聽一聽!


        是的,《爺爺的嗩吶》不僅僅是一部長篇兒童小說,它也是作者對于傳統文化傳承的深刻思考。關于《爺爺的嗩吶》,劉澤安自己這樣說道:“我希望通過這些故事,這些形象,能夠讓更多的孩子們了解和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同時也能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給予一些啟發和鼓舞。”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家協會理事。論文《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持續改善政治生態》入選中國延安干部學院第五屆黨性教育“延安論壇”。)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吉县| 读书| 泰兴市| 洱源县| 七台河市| 五家渠市| 遂溪县| 商洛市| 嵊州市| 宜章县| 慈溪市| 远安县| 遂宁市| 南木林县| 门源| 大洼县| 邢台县| 固原市| 甘德县| 织金县| 灵宝市| 株洲县| 长春市| 大英县| 常州市| 黄山市| 汉阴县| 海宁市| 普安县| 萝北县| 历史| 海门市| 黔江区| 定州市| 南丰县| 舞钢市| 梁平县| 绵阳市| 错那县| 泾阳县| 广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