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苦讀
我想走進北宋的眉州
找到那個叫蘇洵的人
看他年輕時的樣子
如何自由自在
如何四處游走
如何把功名利?拋在腦后
當嬰兒的啼哭聲傳來
像雷聲和閃電
像一把刀穿過胸膛
我看見驚醒后的蘇洵
開始思考為人之父的樣子
應該是大樹和明燈
應該做兒女的榜樣
應該為后人示范積極向上
必須從零開始
必須焚稿奮發
必須翻開書本開始苦讀
我看見書房里的剪影
看見某個端午的早晨
把硯臺當成糖碟
把粽子蘸上墨汁
當他下筆之時
頃刻間就寫下數千真言
他就這樣走進《三字經》
向世人公開一個秘密
二十七歲的蘇老泉
才開始發憤苦讀書籍
他就此成為一個傳奇
成為發奮讀書的樣板
成為傳頌至今的典范
蘇軾?片斷
我在想
北宋時期的三峽
是不是比現在更狹窄
瞿塘峽口的滟滪堆
是不是比現在更驚悚
不然為啥?順江而下的蘇軾
隨手寫下《滟滪堆賦》
是不是震驚了整個宋朝
當我在一場大雨中穿行
在荒野奔突
在風吹雨打中茫然無助
是否有個聲音正由遠而近
從千年前的北宋傳來
你要竹杖芒鞋輕勝馬
你要一蓑煙雨任平生
當我游歷江西廬山
眼前的山嶺或山峰
跟蘇軾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無論橫看還是側觀
無論遠觀還是近瞧
都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
只因我也身在此山中
當我看見一輪明月
沒敢抒發情懷
沒敢生出飛升的愿望
更不敢想象天上的宮闕
還有瓊樓玉宇
蘇軾把明月寫盡了
我手里也沒有宋朝的酒
當我失魂落魄的時候
我想吞下一段蘇軾的大江東去
驚濤拍岸的千堆雪
支撐起我即將垮塌的身子
我的靈魂
從江底掙扎著爬起
文字的骨髓
成就了宋元明清直至后世的
多少豪杰
我在想
北宋的蘇軾
肯定不知道這樣的結果
他把人生的每個片斷
都活成了足以傳世的風景
蘇轍?追問
如果蘇洵像一棵大樹
如果蘇軾像大江大河
那么蘇轍應該像什么
這個別稱蘇文定的人
在北宋的某個早晨
跟在父兄身后
從眉州老家出發
沿著長江向東而行
那時沒人知道
他到底有沒有感傷離家
有沒有懷揣美好的愿望
這就樣走出蜀地
從科舉風波到建議新法
從被貶出京到返朝任職
從拜相參政到連遭貶謪
再到潛居穎濱
這個針對時弊的人
這個倡導古為今用的人
到底經歷了北宋多少風雨
都說蘇氏文章擅天下
這個位列唐宋八大家的人
這個飽讀經史的人
這個才華橫溢的人
在蘇軾的巨大光芒覆蓋下
到底隱藏了多少詩篇
隱藏了多少文章
隱藏了多少文壇瑣事
如果蘇洵像一棵大樹
如果蘇軾像大江大河
那么蘇轍就像沉靜的湖泊
(何軍林 ,四川南部縣人,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