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wǎng)
        法治文化研究會

        清靜/《夜色》:于黑暗中追尋心靈之光的深度沉吟

        來源: 作者:清 靜 發(fā)布時間:2024-08-15 17:16:12

        夜色,常常是一種神秘而深邃的存在。它宛如一張無邊無際的黑色綢緞,輕柔地覆蓋著世間萬物;又仿若一個深邃的謎團,靜默地等待著人們?nèi)ヌ綄ふ嬷B。當夜幕降臨,黑暗如同一位悄然降臨的主宰者,緩緩?fù)淌芍篱g的光明,營造出寧靜的表象,卻也在人們的心底激蕩起層層思緒的波瀾,引發(fā)無盡的沉思。

        涂擁的詩歌《夜色》,以其細膩且極具穿透力的筆觸,為我們深刻地展現(xiàn)了個體生命在生活的夜色中所經(jīng)歷的迷茫、戰(zhàn)栗與掙扎。這首詩宛如一首低吟淺唱卻飽含深情的夜曲,悄然觸動著我們內(nèi)心最柔軟的角落。

        詩的開篇,在簡單交代之后,推出詩句“先是臥室,夢中醒來/我再也按不亮/自己滅掉的燈光”,仿佛黑暗舞臺上那沉重的開場幕布被緩緩拉起,瞬間將讀者拽入一種深深的無助與失落的深淵。此處那無法亮起的燈光,恰似希望的火苗被無情的寒風(fēng)驟然撲滅,這無疑是一種精妙絕倫的隱喻,深刻地暗示著詩人在生活中某些珍貴希望的猝然消逝,亦或是崇高理想的悄然迷失,恰似無邊的黑暗無情地吞噬了那微弱的光明。

        在餐廳的情境中,“那么多閃亮的色香味/來不及品嘗/突然‘啪’地一下就進入夜色”,這里的“閃亮的色香味”仿佛被賦予了靈動的生命,它們宛如活潑頑皮的小精靈,在瞬間的歡愉之后,又匆匆隱匿于夜色之中。這種擬人化的生動描繪,精妙地展現(xiàn)出美好事物那轉(zhuǎn)瞬即逝的特性,以及個體在生活急速的節(jié)奏中那份深深的無奈與倉惶,致使那些本可帶來滿足與幸福的瞬間如流星般稍縱即逝,無法緊握。

        左鄰右舍燈火通明/城市也徹夜不眠/我卻老房子一樣陳舊”,這強烈而鮮明的對比,猶如一面清晰且震撼人心的鏡子,無情地凸顯出詩人自我感知與周圍繁華環(huán)境的格格不入。內(nèi)心深處那難以言喻的孤獨,以及如同老房子般逐漸腐朽的衰老感,在這對比中愈發(fā)凸顯。盡管周圍世界燈火璀璨,充滿著無盡的光明與蓬勃的活力,但詩人自己卻仿若被遺忘在黑暗的偏僻角落,光芒逐漸黯淡直至消逝。

        詩中,詩人還多次提及的“燈光”,如“經(jīng)常舉著壞燈泡/大街小巷找不到匹配型號”,這一關(guān)于“燈光”的逼真描述,恰似一位孤獨的行者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求幫助卻最終無果。它象征著詩人在追求內(nèi)心光明和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漫漫征途中所遭遇的重重困境。即便懷揣著換燈的堅定勇氣,卻可能因種種難以抗拒的緣由無法達成心愿,“費盡余生,也無法接通自己有過的光芒”,這般表述,宛如一聲無盡的悲嘆,深深地鐫刻出對生活的無奈以及對命運多舛的無盡感慨。

        不禁讓人想起李煜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滔滔不絕的江水比喻綿綿不絕的哀愁,此詩以燈光的明暗巧妙地象征著人生的跌宕起伏與無奈。又如蘇軾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里通過孤獨的飛鳥抒發(fā)內(nèi)心的孤寂,這首詩則以老房子和壞燈泡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個體的落寞與凄涼。

        總的來說,《夜色》通過獨特且寓意深遠的意象,以及深刻而發(fā)人深省的思考,巧妙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地揭示了現(xiàn)代人在生活中的迷茫、孤獨,以及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深切懷念。它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生活的滄桑與無奈,引發(fā)讀者對人生的意義、價值以及存在的本質(zhì)進行深入且透徹的思考,仿佛在黑暗中不懈探尋那一絲可能的光明,充滿了對生活的深刻洞察與對未來的殷切期許。

                                                        

        附詩歌:


        夜色


        涂擁


        五十年的老房子

        一盞盞燈在陸續(xù)壞掉

        先是臥室,夢中醒來

        我再也按不亮

        自己滅掉的燈光

        后來在餐廳

        那么多閃亮的色香味

        來不及品嘗

        突然“啪”地一下就進入夜色

        左鄰右舍燈火通明

        城市也徹夜不眠

        我卻老房子一樣陳舊

        光在一點點減少

        經(jīng)常舉著壞燈泡

        大街小巷找不到匹配型號

        雖然尚有換燈的勇氣

        卻往往費盡余生

        也無法接通自己有過的光芒

         

         

        作者簡介:清靜,姓吳,四川省隆昌市人,四川某中學(xué)語文高級教師。詩文散見于《星星》《揚子江》《詩潮》《中華文學(xué)》等報刊,偶有獲獎。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chǎn)權(quán)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xù)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wǎng)絡(luò)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 川網(wǎng)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fā)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xué)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wǎng)絡(luò)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shù)、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wǎng)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wǎng)站(非新聞類)刊發(fā)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wǎng)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本網(wǎng)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wǎng)版權(quán)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林县| 建湖县| 永春县| 澄迈县| 阳泉市| 晴隆县| 靖宇县| 泸定县| 金坛市| 中牟县| 祁东县| 年辖:市辖区| 固镇县| 周口市| 平顶山市| 五华县| 章丘市| 荣成市| 双鸭山市| 安化县| 丹东市| 依兰县| 西华县| 唐海县| 道孚县| 青州市| 巴彦淖尔市| 益阳市| 常山县| 昂仁县| 即墨市| 通渭县| 林甸县| 定结县| 闻喜县| 肥东县| 恩平市| 五指山市| 湾仔区| 凤山市|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