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金星文學》第47期:散文/吳大勇(四川)||為了藏鄉群眾笑開顏

        來源: 作者:吳大勇 發布時間:2024-09-07 10:35:24

        為了藏鄉群眾笑開顏

         

        那天午飯后剛回辦公室,忽然聽見敲門聲,開門一看:一個臉龐黝黑發紅,胡子拉碴,雙手粗糙,看上去像是一個雪域高原上下來的“康巴漢子”。如果不是他那聲熟悉的“老班長”,我已完全認不出他是從隊伍轉業安置到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校工作的戰友王慶偉了。

        image.png

        王慶偉在駐村村委辦公室,就抓好村委黨建工作認真查閱核對相關資料。

        記得當年正是疫情期間,一次慶偉電話告訴我,他向組織主動請纓,派往甘孜州石渠縣正科鄉許巴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澳莾簵l件艱苦,要多加小心啊……”我話音未落,他卻說:你是知道的,三十年前,我就是川藏線上的汽車兵,負責運送生產生活物資,支援藏區建設。那時川藏沿線環境比現在艱苦多了,國家也不富裕,拿不出更多的來幫助當地群眾,這一直是我心中揮之不去的心結?,F在正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的關鍵時期,在群眾遇到困難面前,作為黨員干部,就應該沖鋒在前。他在電話那頭不停地說?!笆前?,這里太苦了。每次從成都出發,翻越高山,跨越草原,經過修建在懸崖上那一段段路窄、雪厚、彎急的盤山公路時,車輪碾過之處,塵土卷著碎石滾下百米懸崖,車窗外不時掠過葬身山崖的汽車殘骸,讓人不寒而栗。每回開車要跑兩三天,汽車里程表顯示長達一千一百余公里的距離,才能到達平均海拔3300米高的許巴村。這是位于金沙江峽谷地帶,西北部與青海玉樹州接壤,西南面與江達縣隔江相望。也是石渠全縣面積最大、人口最多、離縣城最偏遠的村莊,交通及地理條件極差。說真的,要說苦不苦,苦,要說累不累,累。但是,老班長,放心吧,我不會給戰友丟臉,更不會給隊伍抹黑的!王慶偉滔滔不絕地講,使我既了解他在藏區扶貧的艱辛,也相信沒有他戰勝不了的困難和完不成的任務!

        今天是我與慶偉隊伍一別二十余載的第一次相見。看上去他還是當年那個性格開朗,愛說愛笑的直爽人。當我問起他在石渠縣正科鄉許巴村扶貧的經歷時,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話也多了起來。原來當年的軍營生活煉就了他“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本領和作風。他始終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退役不褪色,時時事事以工作優先,盡職盡責地做好每一件事。他有些激動地說,到了幫扶點才知道,這里跟我當初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常年駐在這海拔三四千米的雪域高原上,一年中七八級以上的大風天氣達一兩百天,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0度,平均空氣含氧量僅為30%。剛到頭幾天,時常感到胸悶、氣短、頭痛、腿軟……到了第四天,嘴唇開始干裂,滲出血絲,鼻孔也發干,稍一用力擤鼻涕,鼻血就瞬間流出來。熱心的藏鄉群眾急忙用冷水幫他拍打腦門止鼻血外流。可他硬是憑著堅強毅力硬扛、硬撐過來。但由于氣候惡劣,不久手腳又患上了凍瘡,手指凍得像一根根胡蘿卜,手掌裂出長長的口子,連手套都戴不進去,艱苦的條件,身體的不適,都沒有打敗軍人出身的他。而在他背后也有人說:“何苦嘛!都是‘知天命’的人了,還這么拚?!笨伤麉s偏偏不理會這些,只知道干事業需要殉道者的精神。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庇衷?“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焙螞r自己還是個共產黨員呢。于是,上任伊始,他就像一個永不退縮的戰士,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幫扶”戰場中,不僅日常走村入戶,走進牧區草場、田間地頭、院里樹下,關心了解群眾生產生活困難,還主動承擔起幫助藏鄉群眾脫貧致富。冬天,冒著暴風雪下到農戶家中噓寒問暖,夏天,高原上火辣辣的太陽把人曬得兩眼直冒金花,有時甚至累得暈倒在地也不停息。誰個村民家中遇到什么突發情況時,無論嚴寒酷暑、白天黑夜,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他把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寫在本里,記在心頭,短短時間里,跑遍了全村179戶人家,解決難題,整治化解矛盾。在農戶普巴得呷家走訪時,王慶偉了解到他家因道路維修、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自來水管道破損,相鄰的幾戶村民擔心影響自家的水流量,一直不同意他家接管,致使普巴得呷家長時間沒有自來水用,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后經王慶偉同村干部一次次與這幾戶村民協調做工作,終于解決了普巴得呷家的“吃水難”問題。緊接著,這個足智多謀的王慶偉又趁熱打鐵,主動協調縣鄉相關部門,爭取到全村自來水升級改造項目,當年就為許巴村群眾徹底解決了“吃水難”的老大難問題。

        image.png

        王慶偉(右一)在田間了解察看許巴村群眾種植新品種青稞的收成情況。

        王慶偉是組織派到許巴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他深知強化村黨組織建設,發揮好黨建引領作用是第一要務。他針對該村人口多、困難脫貧戶多、住戶分散、工作開展不便等突出問題,首先從幫助村建強“兩委”班子入手,抓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工作。建立完善相關規章制度,落實“三會一課”,抓好黨員學習教育,嚴格黨員管理。堅持“兩學一做”常態化,按時按期組織黨員和村干部學習理論,開展政策宣講,控輟保學、技能培訓、推普培訓,文明建設等活動。通過定期開展主題黨日實踐活動,強村致富帶頭人現身說法,實施“走出去”與“請進來”結合的閉環方式,充分發揮村“兩委”班子引領作用,積極幫助村藏鄉群眾理思路、定目標、謀出路,真正解決發展難題,實現共同富裕。2022年9月,在他的積極爭取下,學校出資七十萬元對口支援資金,社會籌資十一萬元,為村里修建了“村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積極推進“須巴鍋莊”文化廣場建設,極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著力幫助許巴村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促進鄉村文化傳承與發展。如今,許巴村有史以來擁有了黨員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科技培訓室、文化娛樂活動室等一系列民生設施,村民們的文化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起來,藏鄉群眾的思想活了,路子寬了,遵紀守法意識強了,生活幸福指數也得到了大大提升。

        從眼前這個“康巴漢子”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一個通過用腳步丈量土地,用真情服務群眾,已經深深走進群眾的心里,成了藏鄉村民的“自己人”。可不是么,省、縣、鄉層層都對駐村干部有要求,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向基本形成的鄉村振興進軍。這一輪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是新階段駐村幫扶工作的“第一棒”,是“先鋒隊”。切實摸清藏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與貧困戶結對子、認親戚,實行一對一幫扶,直到大家都脫貧致富為目的。否則,就要追責到底!所以,這幾年,他始終把工作重點放在許巴村的“幫”和“扶”上,并立足實際,以學生的姿態虛心向村干部、老百姓、土專家等學習請教,共謀發展。他邊說邊翻出身上背的那個軍用掛包給我看,他說自己每次走村串戶時,包里都要放一些干糧,保溫杯和搜集相關信息的筆記本。到了老鄉家里,就和鄉親們一起坐在火爐邊邊烤洋芋吃,邊用藏語與村民聊天交流,鄉親們覺得這個書記就像“隔壁老王”,于是紛紛向他敞開了心扉:我們這里有須巴神山摩崖石刻群、巴格嘛呢石經墻、松格嘛呢旅游景區、有石渠人參果、石渠白菌、鄧柯枸杞、石渠紅景天等特產,有瑪達咪山歌,須巴鍋莊、熱巴舞等民俗文化。希望村書記能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日子真正好起來。王慶偉認真傾聽著,村民們在想什么?村民們最需要什么?村民們最盼望什么?同時他也在深深思考:村“兩委”究竟能為困難群眾解決什么?能為村民做些什么?如何盡快把惠農政策落實到位?他把鄉親們的需求和想法一一裝在心中。一次雷雨天,他帶領村里兩名黨員干部去走訪困難戶。一大早,他從村委辦背后上來,一路都是爬山,而且還是暴雨后的山道十八彎,道路坎坷不平,一路跌倒一路爬起,不知摔了多少個跟頭……他罵著說“奶奶的,真是個鳥都不拉屎的鬼地方?!币宦返沧玻阕闩懒藘蓚€多小時,才趕到這戶藏鄉村民的家里。此時此刻,當他雙手緊握著這個身體殘疾群眾的手,看著這曾經熟悉的雪山高原,面對波濤洶涌的金沙江,禁不住熱淚盈眶。

        image.png

        王慶偉(左二)在村青稞種植基地與駐村干部和藏鄉群眾一起就如何提高藏鄉村民收入進行實地學習調研。

        “是啊,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三十年前,隊伍就到過這相鄰的洛須鎮,與當地群眾結下了深厚的軍民魚水情。所以他對這片土地格外關注,也牢記著隊伍老首長說過的話:不能忘記藏鄉群眾在那個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年代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一定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王慶偉告訴我說:這兩年,通過組織社會力量先后為許巴村群眾捐贈價值一百余萬元物資。他還發動戰友陸續為群眾捐款捐物達八十多萬元,先后已有十余名戰友駕車來到這里,與藏鄉村民貧困戶結對幫扶。近些年,在這藏鄉山村幫扶工作不僅充滿危險,還異常艱苦。夏天是野獸、蛇鼠的天下,冬天還有那肆虐無情的暴風雪考驗。長期在艱苦的環境中戰天斗地,王慶偉已患上了嚴重的胃病和風濕關節炎,發作時疼痛難忍,但他依然咬著牙堅持工作。不得不承認,工作的艱辛也讓他對家庭充滿了愧疚。通過大伙共同努力,村里雖然脫了貧,但人手少,事情多,所有的工作壓得人脫不開身。他無暇顧及家庭,孩子的成長也缺席,連兒子高考都不在身邊。妻子對他很多抱怨,他卻說:“我是共產黨員,又不是你的私有財產。再說,我是組織委派幫扶的第一書記呀……”如今,隊伍老首長當年的囑托,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許巴村早已實現全面脫貧摘帽,成為四川省鄉村振興的優秀示范村。頓時,我驚嘆不已,不住拍打著他的肩臂。因為我深知,這其間有他多少個不眠之夜,有他多少心血和汗水,有他多少艱辛的付出??!

        可不是么,他說那天去山上那家脫貧戶走訪返回路上,一直都在琢磨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古訓。一回到村委辦,賡即就帶領村支部“一班人”召開專項會議:圍繞許巴村發展規劃、產業發展的要求,結合了解到的村民們的需求和想法,大家集思廣義,研宄討論對策,決定迅速組織和鼓勵全村返鄉農民工、復退軍人、大中專畢業生、致富能手、能工巧匠、致富帶頭人等各類人員積極回鄉創業、創新和發展。努力提升就業創業能力,組織到鄰縣學習調研青稞產業新品種新技術外,并針對鄧瑪生態園發展農副產品合作社項目形成的調究報告,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和產業發展上的優勢,以及依托“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科研、技術、信息等方面的諸多優勢,通過協調幫扶力量、項目扶持、技術指導、資源共享等方式,共同開展推普、種植、養殖、醫療、護理、電商、旅游、政務禮儀等各種專題培訓。2022年國慶節期間,王慶偉帶領43個當地的藏鄉少年,一起走出雪域高原,來到成都市工業職業技術學校學習深造,這是該校對石渠縣實施教育幫扶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至此,已先后幫扶五十三名石渠籍學生就讀成都市工業職業技術學校,申請減免學費、學雜費、參照幫扶政策并額外給每人每年五千元生活補助。與此同時,他把發展許巴村集體經濟,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群眾收入作為重要抓手,大力推廣種植青稞新品種,打造萬畝優質青稞種植示范基地,促進當地青稞產業規?;l展。去年許巴村被評為四川省鄉村振興優秀示范村的六十萬元獎金如何處理,王慶偉與村干部開會商議并爭取群眾同意后,決定將這筆獎金入股到石渠縣鄧瑪觀光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中。從此,村民們當上了股東,每年分到一定的紅利時,個個臉上笑開了顏,人人心里樂開了花!近年來,許巴村的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還帶動了當地村民共同增收致富,已經走上了實現鄉村振興的“快速路”。

        image.png

        王慶偉(圖中)在日常工作中與許巴村群眾促膝談心。

        “人生似白駒過隙”,如今,王慶偉已是近“知天命”的人了,身上還有著屬于青年人那股青春活力,雖然這一輪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任期已滿,而他又主動要求再續一輪。都說藏鄉艱苦,困難重重,他卻對藏鄉群眾情有獨鐘。他頓了頓,說:“要說困難,人一睜眼都是困難,怕困難啥事也干不成。”是啊,他就像一只被雄風鼓滿雙翅的蜜蜂,終日操勞,為別人釀造著甜蜜的生活。為了藏鄉群眾笑開顏,偶爾也覺得很累,可每每想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任務艱巨,鄉村振興正在奮進的路上,他似乎又增添了勁頭,那青春的活力,就又注滿了全身……


        image.png

        【作者簡介】吳大勇,曾用筆名吳勇、吳榮普、大戈、小平等。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重慶涪陵人,現定居成都。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四川某省級部門機關供職。80年代參軍,并在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和軍區政治部報社學習深造。1985年起始所采寫、撰寫的報告文學及散文、詩歌、評論、隨筆等文章,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解放軍生活》《中國青年報》《中國組織人事報》《文藝報》《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萌芽》等軍地報刊發表作品200余萬字。其中多次獲全國好作品一、二等獎。著有公開出版發行的《會痛的幸?!罚ㄉ⑽碾S筆結集)等。作者聲明,吳大勇原創作品授權《金星文學》微刊首發!


        責任編輯:楊睿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东海县| 邢台市| 浦城县| 神池县| 乌鲁木齐县| 翼城县| 商南县| 平陆县| 扶绥县| 原平市| 吉安市| 诸城市| 盐亭县| 蛟河市| 黑河市| 阳山县| 太康县| 隆安县| 宣恩县| 安义县| 永安市| 姜堰市| 平谷区| 开鲁县| 麟游县| 灵川县| 闻喜县| 剑河县| 莆田市| 秦皇岛市| 历史| 桐柏县| 新竹市| 昌乐县| 高要市| 洱源县| 赤城县| 太和县| 沂南县|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