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至,
開啟初冬讀書詩篇。
書頁一翻,
山川湖海就在眼前。
11月22日下午,名山區法院在文化中心舉辦“一茶·一書·一悟 青春歲月 與法同行”讀書分享會,近40名35歲以下青年干警參與。
本次活動,共有7名干警結合自己的閱讀感悟、工作經歷分享了《紅星閃耀中國》《我與地壇》《圓圈正義》等書籍,通過分享活動深思細悟、互鑒互學。
民庭副庭長熊露靜分享書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巴西]保羅·柯艾略
書中講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亞哥隨信念尋找寶藏的故事。故事描繪出了牧羊少年圣地亞哥的聰慧、善良、自信、誠信。少年在撒冷、煉金術士等人對他的啟發及他自己的領悟中完成了蛻變。追逐夢想,尋找寶藏的路雖然看似茫茫,卻蘊含著教他的一個個道理。他用勇氣和真誠征服了一個個困難,走向了成功。無花果樹下埋葬的裝滿金勺盒子是簡單的寶藏,但他穿越沙漠經歷千辛苦所到達的金字塔之旅卻是人生的寶藏。這人生的寶藏中,不僅是愛情,還有教會他為人處事的真理,教會他如何履行天命。這趟旅程雖然艱辛,卻也是值得成功,教會他如何履行天命。這趟旅程雖然艱辛,卻也是值得的。當他站在金字塔前一睹金字塔的壯美風采時,他必定為得到人生的寶藏中的精神而心滿意足。我們也應該試著追隨自己的天命。不必為處境所束縛,只要放心的去吧。不管這路程是否曲折無用,但這段經歷卻仍會教會我們很多。這才是我們所需的人生的寶藏。
百丈法庭法官助理曹藝分享書籍《人生海海》,作者:麥家
《人生海海》講述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主人公上校一生歷經坎坷,他當過軍醫、特務等,身上藏著許多秘密。在時代的浪潮中,他被誤解、迫害,最終瘋癲。書中以孩子的視角,展現了上校的傳奇人生以及村莊里的眾生相,深刻探討了人性的復雜與命運的無常。書中的人物形象鮮明,各具特色。上校是一個聰明、執著、幽默、陽剛的人,但他也有著自己的秘密和心魔。《人生海海》讓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么。這本書提醒我們,人生的意義不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在自己的位置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為了身邊的人而努力奮斗。即使人生充滿波折,我們也要堅定地走下去,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工業園區法庭法官助理艾世雪分享書籍《我與地壇》,作者:史鐵生
書中處處不提愛,卻處處都是愛。年少時,史鐵生總想出去玩,母親總是拒絕,后來他坐在輪椅上,母親總是不厭其煩地問他“北海的花開了,我推你出去看看吧”。可那時史鐵生脾氣變得很怪,拒絕和母親溝通,他每天都去地壇待很久,母親也會偷偷跑過去看他在不在地壇。文中寫到,“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母親去世后他寫到,“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事情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也不能忘”。母親對他的愛是堅忍的、深沉的、低調的;也是豁達的、明智的、熾熱的。我始終相信這世上唯一一種最無私,最純粹的感情就是親情,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從我們生命的開始,直至他們的生命結束。關于苦難他寫到,“苦難既然把我推到了懸崖邊緣,那么就讓我在這懸崖邊上坐下來,順便看看懸崖下面的流嵐霧靄,唱支山歌給你聽”。苦難本身并不值得歌頌,值得歌頌的是奔走在苦難道路上,不屈服于命運安排而奮力拼搏的平凡而又偉大的普通人們。史鐵生老師用殘破的身體寫下“先別急著死,再試著活一活”,他說出了最健全最豐滿的思想,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勇敢的尋找自己的“地壇”呢?在這條波濤洶涌的人生長河里探索屬于自己的道路。
立案庭法官助理鄭科分享書籍《圓圈正義》,作者:羅翔
《圓圈正義》一書中,作者羅翔以法律人的視角,運用坦誠、自省的筆調,探討了法律、正義、人性、道德、權力、自由的理念與現實。在社會現實和人性深處的問題探討中,讀者獲得了法律意識的啟蒙,理解法律背后更深層次的價值基礎,進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和人生思考,接受自身的有限性,走出偏見。關于法律與正義。作者認為,法律就像一個圓圈,它試圖包含所有的正義,但同時又必須面對現實的復雜性。法律不僅是社會秩序的基石,更是人類對公正、公平的追求的體現。關于法律與權力。縱覽古今中外政權政黨的盛衰隆替、社會文明的興廢變遷,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是“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在所有的國家權力中,刑罰最為可怕,正因為不受約束的刑罰權比犯罪更可怕,為了限制國家的刑罰權并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權,我國刑法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體現了法律對權力的明確制約。關于法律與道德。“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要不斷尋找法律與道德之間的平衡點,一方面,法律應為善行創造積極條件,借鑒“好撒瑪利亞人法”鼓勵善舉的精神,免除見義勇為者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法律指引功能要通過人類的日常行為規范來實現,不能忽視民眾樸素的道德情感,司法也永遠不能超越社會良知的約束。正義不是高高在上的理想,而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平凡生活中不斷追尋和實踐的信仰。在追求正義的路上,不斷地自我審視、自我反思,才能讓我們更加接近那個完美的“圓圈”,讓社會在法治軌道上更進一步。
黨組書記、院長徐中康分享詩歌兩首《長歌行》《人生的法庭》
《人生的法庭》
在人生的法庭之上,
我是原告,也是被告,
往昔的迷茫、怯懦與悵惘,
皆被我推上這公正的地方。
時光的法官目光如炬,
歲月的證人永不欺誑。
那些跌倒的傷,失敗的創,
化作證詞,擲地有聲地回蕩。
我細數虛度的辰光,
痛斥徘徊的彷徨。
但也聆聽奮斗的回響,
那是靈魂深處不屈的歌唱。
把悔恨當作罰金繳上,
用汗水兌換夢想的勛章。
讓希望為我辯護,
愛與勇氣是最強的主張。
裁決不是終場的鐘響,
而是新生的曙光。
走出這法庭,步伐鏗鏘,
向著未來,揚帆起航。
心有暖陽,何懼風霜,
在人生旅途,寫就華彩篇章。
活動期間,分別進行了《看圖猜書名》、《詞語接龍》等小游戲,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觀眾踴躍參與,共抽取了六名幸運觀眾獲得精美書籍禮品。
分享結束后,黨組書記、院長徐中康進行總結發言,并表示:作為法院青年干警,每一次的案件審理,每一份法律文書的撰寫,都是奮斗的戰場,都是成長的磨礪,都是奮斗路上的墊腳石。要把從書中獲得的感悟與我們的審執工作相結合,更好地履行我們的職責,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專業的素養去維護公平正義。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保持青春的朝氣,不斷奮斗。多讀書、讀好書,用知識武裝自己,讓青春在為司法事業的奉獻中熠熠生輝,讓公平正義在奮斗中得以彰顯!奮力書寫屬于名山區法院工作現代化新篇章。
我們不停地看書,看文學歷史;
我們不停地走,看山川大地。
盡管這些書,這些路可能與我們的未來無關,
但是它們教會了我們思考。
小雪初至
愿你有好書相伴、真情相隨
心底光明似雪、溫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