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下,新春燈籠亮了
院山坡的云,在寒風中追逐
望不見山的輪廓,是平流層的霧
又是大寒的咀嚼,洞穿落葉的聲音
填滿飛絮的情思,如臘月的風聲刺骨
凍得發硬,關于新春的話題
一起去丈量,風霜雪雨淬煉著腳步
目光,久久注視碑文的錚錚細節
老樹枝椏的交響,就是父輩全部付出
每次回眸都是盤點,菊花的冷光
此刻,卻凝聚最熾熱最純粹的溫度
年年的輪回,都點綴著淚的晶瑩
心靈的溫度表,可以測量它的讀數
坡下,萬家燈火的光就要點亮
火紅燈籠,新春的節拍歡快起伏
與我們同在,看那柳葉就要吐綠
與春天同在,警徽映照著朝朝暮暮
冬 菊
綻放得那樣清純,冬天同樣的燦爛
沒有理會時令流動,風都已經停留
秋霜淡淡的回憶,滴落在潔白的花瓣
執著的花枝,絲絲如鐵更不會亂顫
清廉的豐姿,把自己的心事說得清白
留給后人的,不僅是淚痕更有眷戀
黃白素色,叢叢簇簇兩相依偎陪伴
花蕊里那些說不盡的情思,不會枯萎
面對坡上的飄葉,還有歲初的薄寒
梨花溝
長長的一條纖繩,牽出蕭索的梨花溝
種酒的故事,踏出客家人遷徙的憂愁
每一瓶酒的味道,都有大地擁抱的精靈
只是,要看它的成色它的火候
寒冬的梨花,還在醞釀它的情緒
它春天滿頭白發,就像冷窖里的酒
就在此刻,風吹過枝頭的時候
塵封史書的變人形,還在溝底行走
釀酒的古法,幾代人一脈傳承的律動
圓熟了,把步步艱辛的挪動變了節奏
鑼鼓敲起來,朵朵梨花帶著雨粒的纏綿
春天就捧在手心,等待下一個金秋
(法治文化宣傳基地。在龍泉山脈之首,有一條梨花溝。客家文化、種酒文化、非遺文化,在這里融為一體)
洗 滌
把每個人的故事都抖索一遍
過往里的細節,扭出一股股苦澀的水
曾經清澈的泉,流不動它的波瀾
命運的細脈,曲張成變形的迂回
但畢竟,血脈里,涌動著殷紅的血
拍岸的濤聲,依舊回響著大海的依偎
污染過的河流,也靜下來感受的時候
就會想起剛出澗的泉,那滿目的青翠
需要點化的力量。彎曲的河捋直了
流動的血,新陳代謝就要納新吐廢
小小的節點,有一天終將隨風而逝
河流,還會記起洗滌浮渣的晨暉
(川北江油,曾有一家特殊的街道汽修廠,從業人員多為服刑期滿的釋放人員。特定時期,為解決這些群體的就業,當地采取這種方式,安定人心,也洗滌人心。報告文學《河邊,那家小小的工廠》刊發,此地的作法引起廣泛關注,其方式也更加完善。
報人聚會
那些陳年的老酒,不一定都是香醇
回憶的光斑,在滿桌佳肴杯盤中閃爍
星星數鬢,縱當滿頭飛雪也是經歷
且舉杯,聽你把真真假假的心聲述說
眼底風云,變幻在昨夜星辰的旋律里
筆底波瀾,牽人腳步曾經何等壯闊
有一種感動,是舉杯動筷卻不動聲色
起身憑欄,看那一片輕風細云悄悄劃過
天熱的時候,驛動的心跳得更快一些
天冷了,就加上一件外套還有圍脖
悠悠的歲月,品味的事情真的太多
每本書,不一定都翻到最后一個段落
作者:賈璋岷
參與創建四川法制報社,擔任過報社部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