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嘀嗒嘀嗒的鐘聲如白駒過隙的既往,穿越時空,跨過高山,趟過河流,縈繞耳際,回旋在腦海上空......五分鐘,十分鐘,一個小時過去了,該問的問題接近尾聲,回答也相應劃上圓滿句號。仿佛奮筆疾書寫完了一張滿意的答卷,由先前莫名的緊張演變為格外輕松。“馬作的盧飛快”,輕飄飄地跨出了考場,像履行神圣使命和天職一般,牢牢記住并急急呼喊下一位同事的名字......
一種如釋重負的快感和輕松像雨雪后的道道陽光如期而來,但人生所經歷的各種考場和際遇隨之而來、涌上心頭,讓人刻骨銘心、隨其一生、揮之不去。
雖答卷完畢,依然心有余悸。
2
最近,我們單位來了工作組,負責相關事項的巡察和整改工作。其他基本工作環節已順利完成,該通知在崗所有同志談話了。第一天過去了,第二天到來了,依然沒有輪到我,我心里有點犯嘀咕了。說好的兩天時間都過去了,怎么還沒喊我去談話?說實話,真正輪到我的時候,既緊張激動,還有點局促不安。因為實在不知道那位美女組長要問我什么,如果泛泛而談,隨便問幾個常規性的問題,憑我經年累月的積累和對時事的敏感,還是可以應付自如的。但聽了前兩天被談過的同事,說問的問題相當廣泛,不局限于某一兩個領域。出題者早已成竹在胸,問題準備的滿滿當當,順手拈來。然而答題者處于被動,往往是猝不及防,被問得一頭霧水,有時是隔山撂簸箕—真不知道方向。
3
一切都順理成章、如期而至。
一個書記員,一臺電腦,一臺打印機,一個主考官,一個留音儲存器,一盒印泥,一個擦手的卷紙,還有那沒有表情的空氣和通透明亮的裝飾,像過往經歷過的一個個嚴肅而厚重的考場,和面試場所有幾分接近......該來的終于來了,第三天的九點鐘我正式入場落座,接受一場“大考”......
當我匆匆跨出“考場”時,各種無以名狀的滋味瞬間涌上心頭,亦有各種感慨述諸筆端—想有表達的沖動。
4
學習是永恒之事,應善始善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業精于勤、荒于嬉”;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艱辛努力和辛勤汗水往往孕育了成功的前奏。求道修為、做人做事,只要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堅持學習,秉持一分執著而美好的善念,把祈禱和祝福裝滿心田,做到久久為功、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心之所向歷經歲月的打磨,就會有谷滿糧倉的春花秋實和缽盆皆盈的累累碩果。
敬業是應有之義,應專一精進。有一句話說得好,不是喜歡了才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有足夠的愛好和喜歡。對事業要有仰望星空的崇高理想和夸父追日的執著追求,要做一行、愛一行,干一行、成一行,學一行、精一行。只有足夠的敬業才會有獨到的真知灼見;只有專心致志的反復醞釀琢磨,才會產出優質高效和富有實際意義的精品理論成果;只有發自內心愛上一份事業,才會常做常新、百做不厭、經久不衰,才會碰撞出富有強大生命力的理論創新火花。
為民是常態之舉,應馳而不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教導,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依法保護人民群眾各項合法利益,讓他們權利最大化。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不要忘了從哪里出發和來時之路,永遠不要忘了這個根,這是我們的信念之魂、事業之基、生命之源,這也是我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勇立潮頭的不二法寶。清代鄭板橋寫過一首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就是對我們最好的提醒和忠告。“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要把老百姓滿不滿意和老百姓是否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來作為檢驗政績的首要標準。在黨的正確領導指揮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震救災、抗洪搶險,抗擊非典、戰勝新冠疫情......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黨身體力行、一心為民的最好見證。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寬廣胸懷和偉大人格魅力,抒寫了中國共產黨人大氣磅礴、以人民至上、一心為民的崇高風范,見證了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的偉大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也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領導力和號召力,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志決心堅如磐石、不可動搖。
黨性是最高原則,應忠誠擔當。“天下之德,莫過于忠”。對黨忠誠老實、堅守道義,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精髓,也是共產黨員的黨性原則和政治品質,是推進黨的事業發展的政治保證。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統攬一切、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領導力量,我們必須堅持這個最高政治原則,必須做到對黨絕對忠誠。我們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為黨工作,按質按量完成黨交辦的各項任務;嚴格遵守黨的各項紀律,保守工作秘密;堅決執行黨的各項決定和方針政策路線,服從黨的安排;與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保持高度一致,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恪盡職守,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為黨分憂解難。
紀法是硬性規矩,應恪守戒律。加強紀法學習,提升職業素養。對人對事應公平公正、陽光操作,執法司法應文明理性、實事求是,懲惡揚善、不枉不縱,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教育引導、警鐘長鳴,未雨綢繆、有言在先,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能感受到社會和執紀司法的公平正義。堅守做人做事和辦案底線,不能觸碰道德紅線和紀法高壓線。法治社會下的法律人要講法律話、辦法律事。要言出有據、言之有理,要依紀依規、守德遵法;不能信口雌黃、血口噴人;不能隨意任性、恣意妄為。努力做到“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堅守法治原則和紀德底線,力爭學為人之師、行為世之范。做一個遵紀崇德守法之人,做一個高尚之人,做一個純粹之人,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之人,做一個有益于人民之人。調研是工作法寶,應常做常新。要深入一線、深入基層,與群眾近距離接觸,了解群眾最關心的是什么,才知道
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有哪些困難需要我們幫助和解決。只有通過事無巨細、事必親躬的低姿態和孜孜以求沉下去的艱辛探索及深入細致的走訪調研,緊抓矛盾問題不放,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找準問題的癥結,最終才能對癥下藥給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收獲預期最佳效果。有許多問題在辦公室、實驗室深居簡出、閉門造車,是得不到想要的答案的。我們應積極走入田間地頭、農家牧院,深入實際,接觸具體問題,大力開展各種實踐活動、調查研究活動,向廣大群眾投石尋路、把脈問診。多做接地氣的工作,堅持問題導向,追根溯源,向社會實踐要答案,向具體問題要答案,向日常生活要答案,向人民群眾要答案。否則,時節如流、光陰見長,我們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無數人生考場,雖身心俱疲,但終將空留悲嘆、一無所獲。(曹新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