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的是,這起案件差不多成了一件懸案。這件被公安部列為部督的搶劫殺人案,是平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一幫人心里的一根刺,長期梗在身體里某個地方,時不時隱隱作痛。(劉麗)
前情提要
黃家明接手了一個擱置了十年未破的特大惡性案件。對于能否破案,他心里其實并沒有底。之所以選擇接手這起案件,更多的只是想了卻一樁心事。而就在他忙于破案之時,一輛開往平安市的長途汽車載來了一位神秘的“訪客”。
一
案件研判會最終定在下午。遵照楊華建副局長的意見,特意邀請了省廳槍彈痕跡鑒定專家李東、省警官學院警務心理學專家劉玫、省廳刑警總隊資深情報專家張明生參加。
黃家明示意付偉播放專案PPT,首先給大家重建了案發現場并介紹了專案進展情況:2004年12月12日早晨大約6點左右,平安市發生一起持槍搶劫殺人案,海大集團女出納員李月霞被害,隨身攜帶的45萬余元現金被搶。
案發現場位于素有城中村之稱的城南綜合市場,地處城郊接合部,從地圖上看過去,這里就像是幸福巷街區延伸出來的一個意外。這個人口密度超高的聚居地,每天早上5點,到處已經是人頭攢動、熱氣騰騰。各種運送貨物車輛的發動機聲、喇叭聲、討價還價的人聲、雞鳴狗吠以及豬叫聲交織在一起,此起彼伏。
出事這天早上,李月霞照例5點鐘從家里出發。大約1個小時左右,110指揮中心接到了報警電話。
“有目擊者注意到現場有兩名男子騎摩托車逃離。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騎摩托車接應的男子,年齡大約25歲左右,身高在1.70到1.75米之間,看上去比較單薄。開槍的那個,年齡30歲左右,身高1.68米左右,比較結實。兩人作案時都穿著一件深色中長皮衣。”
“現場發現子彈殼一枚,底座標志是雙印壓,標號:71-64(或者64-71)。雙印壓一般12點位置的阿拉伯數字代表子彈生產廠家,6點位置的阿拉伯數字代表生產年份。也就是說這枚子彈是1964年由代號為71的國內軍工廠生產。經公安部槍械痕跡計算機自動識別系統比對,最后專家鑒定意見傾向于認為是制式子彈,發射這種子彈的槍支目前僅限于口徑7.62毫米的制式槍支,常見的有56式沖鋒槍、63式自動步槍、81式自動步槍,這幾種都屬于軍用配槍。”
“在省廳和公安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們掌握的信息是:與此情況相匹配的軍用槍支流失情況,全國目前僅兩起。其中一起案發時間在該案以后,另外一起是2003年8月發生在陜西境內,該案涉及一支被搶的81式全自動步槍,案發地點和平安市地理位置同屬于一條鐵路客運線。據陜西警方反饋的信息來看,可以利用的資料不多,這起至今未破的案件同樣也是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
“我想請教一下李東教授,那個彈殼鑒定結論準確嗎?”楊華建打斷了偵查員的匯報。
李東沉吟了片刻,像是在斟字酌句:“目前我國采用的這套槍彈痕跡自動識別系統KL-C2000是在充分調研各國槍彈痕跡識別系統基礎上,根據我國槍彈痕跡特點,與發達國家合作研發的,該系統采用了目前最先進的精密光學電機設備,槍彈痕跡自動計算比較精確,已經在2000年通過了國家級驗收。”
“不好意思,李教授,槍彈痕跡檢驗我們比較外行。您能詳細給我們介紹一下KL-C2000槍彈痕跡自動識別系統的工作原理嗎?”
“KL-C2000槍彈自動識別系統的工作原理就是用CCD攝像采集需要檢驗的彈殼痕跡圖像,然后輸入系統,系統再根據已經存儲的彈殼數據樣本進行自動匹配,最后把相識度高的樣本篩選出來,供槍械痕跡專家鑒定。”
“該系統目前儲存有足夠多的對比樣本嗎?”
“KL-C2000系統目前儲存了槍械樣品2000多種,彈底標記2000多種,以及上萬種各類槍支的彈殼痕跡數據,基本囊括了目前國內能夠收集到的各種槍支、彈殼以及彈頭痕跡。”
“那也就是說,12·.12案件現在提取的彈殼鑒定是在對比了上萬個樣本數據以后得出的結論,所以是可靠的。”
“對。”
“李教授,什么是CCD攝像?”
“CCD是Charge-Coupled Device電器耦合器件的簡稱。簡單一點說,就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比較精密的圖像傳感器,特別適合細微痕跡采集。它由硅材料制成,對近紅外線比較敏感。裝有CCD的攝像機即使在光線比較黯淡的環境中,借助近紅外燈照明,對于人眼無法看清的東西,依舊可以拍攝出很清晰的圖像。”
“關于刑偵技術問題就暫時到這里吧,謝謝李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楊華建轉向專案組,“剛才說到哪里了?大家繼續介紹案情。”
二
“現場發現一摩托車頭盔和氈帽,刑事技術人員在頭盔擋風玻璃上提取兩枚指紋,在氈帽上提取毛發數根。經比對檢測,指紋是當時報警的環衛工黃秀華留下的。氈帽上提取的DNA檢材極其有限,由于當時刑事偵查檢測技術的某些缺陷性,因此未能從中檢測出DNA圖譜。”
“目前為止,兩件物證已經3次送相關鑒定機構鑒定,均沒有明確的鑒定結論。根據大隊長此次在省廳刑偵指揮官業務工作培訓中獲得的最新信息,目前公安刑事科學技術取得嶄新突破,按照局黨委意見,這兩件物證目前已經派專人送往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結論暫時還沒有出來。不過,需要有心理準備的是:DNA檢材的保存條件有許多限制,需要特殊的存放包裝、恒溫恒濕、隔離紫外線照射等硬條件。由于多種原因,我們的物證保管中心科技含量不足,全靠人工作業,所以很難保證存儲必備條件。更要命的是,物證保管室的物證消毒主要是依靠紫外線,這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保管員有一次疏忽,就完全可能導致檢材失效。
另外還有一個不確定因素是,這個檢材擱置已經長達十年,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類似先例可以參照,所以,很大可能已經失去鑒定條件。”
“案發當時,由于平安市新成立不久,市區天網工程尚沒有全覆蓋,案發地點又處于城市擴建以前的城郊接合部,當時圍觀群眾對現場造成極大破壞,新成立地區人事變動也很頻繁,給案件偵破帶來很多障礙,導致此案久偵未破。”
“一句話,目前為止專案組有沒有新發現?”楊華建一想起當時的情況,就覺得怒火中燒。當時那一片狼藉的現場,至今讓他恨得咬牙切齒,他依舊清晰地記得自己憤怒地摔壞了剛買的那款三星手機,盡管冷靜下來以后心疼了好一陣子。那可是他在家里掙了一年表現,老婆存了整整一年的工資給他買的。
“目前對案件偵破比較有利的是,該案偵破過程中形成的15卷案卷材料和一切痕跡物證,至今仍然保存完好。”黃家明干咳了一聲,斟酌地補充道,“當然,痕跡物證僅僅只是從肉眼上看保存完好,至于有沒有利用價值,還不敢確定。”
“另外,新聞發布會已經在市電視臺滾動播出了一個禮拜,社會反響并不大,感覺好像這件事情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一樣。”
“說實話,我一直就反對在電視臺發布這信息,說不定不僅不會對破案有幫助,反而會對破案造成一定障礙。”有人插話。
“倒也是,十年沒破的案子,犯罪嫌疑人可能以為公安機關不會管了,說不定早就放松了警惕。這樣一報道,他們知道風聲,又會隱藏起來,給我們工作增加難度。”
“別扯遠了。”楊華建聽到自己的態度很生硬,他平息了一下呼吸,告訴自己要淡定。
“我倒是覺得新聞報道利大于弊。這案子前期我們基本沒有收集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新聞滾動播出以后,這兩天倒是聽到一些反映,相信最終會慢慢喚醒一部分人的記憶。”黃家明對此深信不疑。
三
“案發現場那輛摩托車有線索嗎?”楊華建淡淡地問。
“十年前,平安市是一個新建市,周邊城市的交通不完善,進出平安市最便捷的路只有一條高速路,所以,騎摩托車長途奔襲的可能性不大。當時從高速路監控點提取的錄像資料顯示,的確也沒有發現有摩托車經過的情況。結合案發情況來看,犯罪嫌疑人能在人流密集的城南市場作案,并且迅速逃離,他們應該對當地的地形和交通路線很熟,所以,我一直傾向于本地人作案,或者本地人和外地人勾結作案的可能性大。”
“但是,摩托車呢?你們至今沒有人提到摩托車的影子,難道人間蒸發了?”楊華建努力按捺住心中的火氣。
“根據當時現場走訪的情況,基本可以肯定嫌疑人騎的那輛摩托車是平安市最常見的那種125型嘉陵摩托車。十年前平安市所在地區轄區面積超過8000平方公里,總人口480多萬,城鎮總人口不到40萬。摩托車是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僅平安市轄區面積2000余平方公里,人口150多萬,摩托車就超過10萬輛,基本以125型嘉陵牌為主。”黃家明多少有些尷尬。
“當時專案組15個人,從保存下來的資料看,僅有數據登記的被排查摩托車就已經接近3萬余輛,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后來,專案組因為偵查重點是否準確等問題發生激烈爭論,急火攻心的專案組成員一度把偵查重心重新放到嫌疑人行蹤摸排上。再后來,由于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摩托車排查工作就擱下來了。”
“這段時間,我們把案發前一個禮拜內全市被盜搶的摩托車資料重新梳理了一遍,一共8輛。其中1輛,案發前失主已經找回,一輛是由于兩人有經濟糾紛,也已經找到。剩下的6輛,一輛是交警截獲的無主車,至今沒有找到失主,還有兩輛至今下落不明,其他3輛案子破獲以后,已經發還失主。”付偉補充道。
“這幾個失主我們也已經找到了。除了其中一個已經移民省城,其他幾輛摩托車從被盜以后行進路線核查的結果,基本可以排除和這起案件有關。放心吧,楊局,這3輛摩托車,我們會繼續跟進。”黃家明向楊副局長保證。
付偉接著說:“省廳刑警總隊和交警總隊聯合全省公安一線刑警和交警力量,建立了一個被盜搶機動車信息微信群,這個群里的民警基本都是一線從事案偵的民警,掌握的有關被盜搶機動車信息量非常大,不少地方公安機關已經依靠這里獲得的信息快速查獲了一些被盜搶車輛。我們也已經在其中發布了信息需求,希望會有收獲。”
四
看著一張張倦色充溢的臉和異常明亮的眸子,楊華建心里泛起一絲歉疚,他愛這幫年輕人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他何嘗不知道,10年時間里,這起未破的惡性案件從沒有淡出過平安市公安局的視野。圍繞此案,刑警大隊一幫人參與了一系列艱苦的偵查工作,核查涉槍案件線索1000余條,調查走訪6000余人,排查摩托車數萬輛,收繳各類槍支47支。刑警大隊先后協助和直接破獲濱江市“劉義民黑社會組織性質團伙案”和“李魏林販槍團伙案”在內的一批重特大涉槍案件53起,更重要的是,還有兩名民警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遺憾的是,這起案件差不多成了一件懸案。這件被公安部列為部督的搶劫殺人案,是平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一幫人心里的一根刺,長期梗在身體里某個地方,時不時隱隱作痛,這種感覺不是他楊華建才有的。
楊華建沉默了片刻:“劉教授,能不能請您從犯罪心理學方面給我們提供一點幫助?”
“剛剛查看了一些現場資料,綜合各位的案情匯報,我談點自己的看法吧。根據我們對犯罪嫌疑人犯罪心理的長期跟蹤和研究,通常情況下,初犯在犯罪過程中會比較慌亂、緊張,由此導致行為失控,比如中途放棄作案或者產生比預期更大的破壞,從而在現場留下更多的痕跡物證。而累犯由于有經驗,又存在較重的僥幸心理,通常在犯罪過程中會比較冷靜,膽大妄為,作案手段比較干凈、利落,現場遺留的痕跡物證也非常有限。
初犯作案以后往往會有一定程度的不安、后悔、罪惡感等負面情緒,常常會伴有一些反常現象,比如,關心案情、打聽進展、因愧疚導致的關心受害人親屬、試探警方等行為。而累犯一般具備比較穩定的心理素質、有些麻木不仁甚至會感到某種程度的得意,作案以后會迅速逃離、隱匿,很多人會通過各種渠道千方百計漂白身份。
從這起案件發案現場來看,主犯的行為特征符合累犯的心理,而騎摩托車接應那個人的行為則顯得比較慌亂——差點把主犯從摩托車上甩下來,雖然最終保持了平衡,但是兩個人的帽子都掉在了現場。
從平安市當時的交通網絡來看,犯罪嫌疑人騎摩托車長途奔襲而來的可能性不大。事實上,偵查員也沒有發現有長途奔襲過來的摩托車蹤跡。介于案發現場特殊的地理位置,能夠在周邊環境像迷宮一樣的海大集團快速作案快速撤離,應該是對案發現場以及周邊環境相當熟悉的人,至少在周邊或者平安市居住過較長時間,甚至有可能就是平安市人。
所以,我建議:一是重點圍繞受害人直系親屬了解一下案發以后,周圍有沒有特別關注這件事情的人。二是重點了解一下案發以后一直去向不明且有過違法犯罪前科的人。”
劉玫的意見和黃家明的思路不謀而合,不過之前他已經把這個工作落實給付偉。付偉已經把篩選出來的10多個重點嫌疑人的資料調取出來,并且從轄區派出所了解到部分人的行蹤。
情報專家張明生之前一直知道這案件,也曾經參與過案件研討,所以對情況比較熟悉,他給大家重點介紹了近幾年全省刑事案件的特點,最后總結:“大數據顯示,最近十年全國流竄作案案件中沒有反映出與平安市這起案件有關聯。由于歷史原因,目前為止全省情報信息系統也沒有收集到有關此案的情報線索。但是,只要有新的痕跡物證突破,相信全國痕跡物證存儲系統應該會給大家驚喜,除非是外星人作案。”
接下來,專案組成員圍繞此案所獲得的情報資料,諫言進策,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爭議也很激烈。
那些熟悉的名字和場景一再被提及,黃家明感覺兩邊太陽穴像是被尖細的針冷不丁地一下一下狠狠扎過,心里泛起一點一滴的痛。
案件研討會一遍一遍回放著那些久遠的記憶,那些起起伏伏的心情、驚心動魄的細節一再地被喚醒,黃家明百感交集。付偉和張曉佳異常興奮,他們似乎從中嗅出了一線生機,而黃家明感覺自己心力交瘁,只想回家去好好睡一覺。
五
那個穿梭在城南市場的男人終于有了自己明確的方向。此時此刻,他的目標就是黃家明住的錦繡小區。
他在街心花園路過紅綠燈處時,一個高個子年輕男人挺拔的身姿在人群里很醒目,他不由自主地多看了一眼。平安市雖然離省城很近,但是流動人口并不多,是一個以本地常駐人口為主的中小城市,像這么高個子的人并不多見,更重要的是,這個城市的成年男人,能保持這種體型的不多。他從高個子強韌的肌腱和輪廓分明的臉上隱隱約約讀出了一絲潛在的危險,還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他努力在腦海中搜索著相關記憶儲存,但一無所獲。
綠燈亮時,人群開始四處流動,中年男人站在人群中有一小會兒迷失。事實上,他每次過紅綠燈口的時候都有一小會兒迷失,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像是在無數個紅綠燈口等待一樣,一不小心就走入了一個又一個未知的岔路口。他明白,很多路是沒有辦法回頭的。盡管就在他短暫的恍惚之間,高個子已經消失在人群中,但是,為了萬無一失,他還是選擇了拐彎,小心地避開可以預感到的危險。對危險的判斷,他總是有很強的預感。
盡管如此,他還是隱隱感覺到,每一次小心翼翼的選擇,依然把他帶向一個又一個新的未知和不確定。為此,他深感困惑。
黃家明在街心花園等紅綠燈的時候,周圍嘈雜的說話聲、汽車和地面的刺耳摩擦聲、喇叭聲以及流水一樣散開又聚攏的人流、車流讓黃家明有一瞬間的迷茫,那種幻覺又回來了。他抬起頭,看到一個男人模糊的笑容,一口潔白的牙齒一晃而過,一種熟悉的氣息絲一般滑過鼻端,他下意識地回頭望了一眼,看到一張白皙的臉,男人有這種皮膚在平安市似乎很少見。他使勁扇動鼻翼,努力吸進了一口氣,什么也沒有聞到。
環視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焦灼不安地等待紅綠燈的人。他苦笑了一下,心里暗暗嘆息:干刑警不服老還真不行!以前聽年長的民警開玩笑說,刑警是個吃青春飯的警種時,他很不以為然。可事實是,十年前他連續熬上幾個夜,沒有任何影響,回家美美睡一覺就什么都解決了。現在連續干個三五天,覺得頭重腳輕、腰酸背疼,肩部發涼、身體僵硬,明顯感覺到了提前衰老的跡象,他開始隱隱約約為自己的健康擔憂。也許,米依依的生氣是有道理的,他這種健康狀況的確不應該再干刑警。只是他心里有一千種不舍,一萬種不甘,總覺得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推拉著他,往某個方向不停行走,日夜兼程。
(文中人物和地點均為化名,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劉麗,筆名麥笛,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魯迅文學院首屆公安作家班學員、魯院文學院首屆編劇班學員、四川省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理事、四川省作協會員、成都市微型小說學會副秘書長,作品散見于各大報刊雜志,出版有個人文集《夢里夢外》《生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