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文某某成了一名社區矯正對象,矯正期兩年。作為一名電工師傅,他走南闖北二十多年,曾經是余坪鎮安溪村遠近聞名的“能人”,而今卻“臭名”遠揚。他自覺無顏面對鄉親,更愧對家人和祖宗。文某某害怕面對旁人的目光,整日窩在家里,迷惘而消沉。
文某某的精神狀態引起了余坪司法所的高度重視,把他作為重點走訪對象,鼓勵他積極改造,融入社會,重塑人生。在司法所工作人員的反復開導下,文某某逐漸打開心結,認真思考如何度過兩年矯正期。作為一個大男人豈能閑賦在家,如今的身份讓他不可能來一次想外出就外出的務工。他來到自家的承包土地,看看還能從地里刨出些什么。
長年在外,多年未耕種的田里積水深深,挨邊楊大爺家因勞動力缺乏荒置多年的田里也是深深積水。二十多年前自己在這片沃土上生龍活虎勞作的場景浮在眼前,而今一片廢田,一個廢人。積水在陽光下間或蕩起一圈圈水暈,攏亂了文某某的心緒。文某某知道這是魚泡。魚泡——魚——,他靈光一現:養魚,這些積水田正是老天賜給他的天然魚塘。文某某養魚的想法得到了洪雅縣司法局的大力支持。
說干就干。要干就大干。他買了養魚書籍,在網上學習養魚技術,參觀縣內魚場。2020年春節,文某某以每畝六百元的租金租下楊大爺等三戶爛水田5.2畝,并一次性付清五年租金。加上他自家承包地,魚塘面積達7畝。正月還沒結束,文某某整飭魚塘,購魚苗,購小龍蝦苗,購魚糧,添置制氧機,他把自己的20萬元的積蓄全部投進了魚塘。
2020年底,在文某某的傾心科學管理下魚蝦長勢甚好,開始售賣。雖然售價比市場高出15%-20%,但他堅持生態養殖,2萬尾魚蝦品質優良品種多樣,前來購買的顧客仍然絡繹不絕,最多一天曾售出4000余斤。截至今年5月,銷售收入已達10萬元,純利潤近6萬元。
忙于漁業,時光飛逝,漫長的兩年解矯期即將期滿。文某某盼著這一天到來,但他更盼著在他的示范下,有更多人回家鄉發展經濟,建設美好家園。
“我不僅要繼續擴大養魚規模,還要帶領更多社區矯正對象發展經濟,以此感恩洪雅縣司法局和余坪司法所對我的關心幫助。”文某某誠懇對洪雅縣司法局王慶國局長說:“因為沒有你們的開導關心幫助,我就不會有新的人生?!?/span>
就業不穩,收入不穩,社區矯正對象思想就不會穩定。洪雅縣司法局把促進就業作為社區矯正對象教育改造的重要抓手,每年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參加縣上組織的春季招聘會,對他們進行技能技術培訓。近年來,洪雅縣社區矯正對象實現就業263人次,創業42人次,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3%以內。
不遺余力,促進社區矯正對象就業、創業,為他們開啟新生活,重塑新人生,這是洪雅縣司法局尚法為民的一個縮影,更是洪雅縣司法行政全體干部職工不忘初心,為民辦實事,為民謀幸福的堅定實踐。
(宋學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