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等了三天,王小迪(化名)都沒來報告。老何有點納悶,他又把檢察院發來的委托調查函翻閱了一遍,待他合上紙頁的時候,心里已經有了打算。
第二天,老何向所長說明了自己的去向,就騎著自己的電動車出發了。他知道王臺村,曾經接觸過那個村的服刑人員,離集鎮有十里路的樣子,不過現在村村通都修好了路,半個小時就到了村口。打聽到王小迪的家,老何徑直去了。可王小迪不在家,破落的小院里只有他的奶奶一個人。老何自我介紹了一番,可把小迪的奶奶嚇著了。老何安慰她說他是來幫王小迪的,不是來抓他的。聽了這話,小迪的奶奶才放心。
老何問小迪的奶奶小迪去哪了。小迪的奶奶說小迪到鎮上網吧上網去了。老何問是哪個網吧。小迪奶奶搖頭說不知道。老何又向小迪奶奶問詢了一些關于小迪的情況,大致和材料上說的差不多:小迪的父母在小迪小的時候就離異了,小迪跟著爸爸,后來爸爸又再婚,現在外地打工,常年不歸,小迪和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何皺起了眉頭,想起網絡上新流行的一句話“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這些年來,他碰到太多這樣的未成年人犯罪問題,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
老何從王小迪家出來之后,決定到鎮上網吧去找他。鎮上網吧只有三家,他手里也有王小迪的照片,他心想要挽救這個孩子,事不宜遲要馬上把他找到,勸他悔過自新。返回鎮上,第一家網吧里沒找到,在第二家網吧的一個角落里老何找到了王小迪。
“王小迪。”聽到有人喊自己,王小迪一時沒反應過來,見對方是一個中年大叔,他還以為是來找自己算賬的呢,嚇得一動不動。老何亮出自己的身份,王小迪乖乖地跟他走出網吧。“在這里說話不方便,跟我回所里吧。”于是,老何帶著王小迪回到鎮司法所。
老何給王小迪倒了一杯水,兩人坐好,老何對他說自己已經去他家一趟了,沒找到,才去網吧找的。王小迪低著頭,不吱聲。老何開導他說,王小迪,我看了你的材料,其實問題也不大,只要你認真改正,一切都還是可以重新開始的。聽到這話的王小迪微微抬起頭,看了老何一眼,然后又迅速地低下了頭。這一微妙變化,讓老何看到了希望,這孩子有救。
老何接著說,你知道嗎,我的兒子今年和你一樣大,17歲,正是青春的好年華,他現在正在上高中,如果你也好好上學,說不定還能和他一個班呢。聽到這話,王小迪小聲地說自己已經完了,上不了學啦。老何拍拍他的肩膀說,條條大道通羅馬,也不一定非要上學才有出息,各行各業也得有人干啊。你還年輕,什么時候都不晚。
這次,王小迪抬起頭盯著老何,眼睛里在問真的嗎。老何用堅定的目光回答他:真的。短暫的交流后,王小迪已經放下對老何的戒心。老何問,你現在有什么打算沒有,比如說想干點其他事嗎?王小迪一臉迷茫。老何接著問,你有什么興趣愛好嗎?王小迪想了半天,說他喜歡理發。老何想笑但還是忍住了,理發也可以是興趣愛好嘛。
接著老何又試探地和王小迪談到他的爸爸,沒想到王小迪反應很激烈,就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談話結束后,老何要求王小迪三天后再來司法所找他報告。王小迪答應了。
三天后,王小迪按時來了。這次老何沒有和他談話,而是把他帶到自家侄子在鎮上開的一家理發店。原來,老何早就把事情安排好了,他把王小迪推薦去當學徒工,每個月還要800元的工資。王小迪一時激動得紅了眼圈。臨走時,老何把自己的電動車“借”給了王小迪,說自己腰疼,醫生讓他多走路。等王小迪掙夠錢買電動車了,才還給他就行了。
王小迪因為喜歡理發,所以學得很認真,在店里也很勤快。當第一次憑自己的努力拿到工資時,他首先跑到司法所和老何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后來,老何還“勇敢”地當了王小迪的第一個顧客,雖然剪得不是太好,但凡事總有第一次,一回生二回熟,王小迪慢慢地有了信心。因為他能獨立給客人剪頭了,第二月,工資漲到了1500元,可把王小迪高興壞了。
因為老何的幫助,王小迪徹底走出了過去的陰郁,重新煥發出十七歲應該有的青春靚彩。
(祝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