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到武漢已經半個月了,時間在每天不停地忙碌中悄悄溜走。這些日子,我與戰友們每天早出晚歸前往各隔離點,核對標本信息、清理標本數量,確認無誤后收取標本,再送到檢測機構。
有天晚上,外面下著大雨,正好我值夜班,突然接到任務要到兩個隔離點收標本。為確保標本及時收取、第一時間送到實驗室,掛斷電話后,我立即戴好行裝,沖進了雨夜,一陣寒風吹來,讓我感受到刺骨的冷,因為要穿防護服,所以沒穿外套,還好,我有一顆熾熱的心。
收到標本后,要分別送往幾十公里外的華大基因和艾迪康檢測機構。華大基因路程較遠,來回需要兩個小時時間,剛好在前一天,我第一次在那里見到了大名鼎鼎的“火眼”實驗室——“華大速度”,5天建成的實驗室,每天高效運轉,確保萬人份/天的檢測能力,甚至更高,為疑似排除、臨床確診和患者康復提供了重要依據。
看到眼前這棟實驗室,內心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不禁讓我想起來了和“火眼”實驗室一樣火速建成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為了抗擊此次疫情,我們的國家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我們為祖國的強大而自豪,為生在華夏而感到驕傲。
完成樣品交接后再返回疾控已是凌晨兩點過,伴著窗外潺潺的雨聲,疲憊的我很快入眠。
正確收取標本,及時送檢是我們每天的工作。即使防護服內汗流浹背,護目鏡上霧雨蒙蒙,手上的采樣箱讓人雙手酸痛,但腳下的步伐仍然快捷。每當工作任務完成,脫下防護服,那感覺真是超級輕松!
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沒有一場災難不能戰勝!伴著拂面的春風,希望的種子正在播撒,相信只要我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內江市疾控中心援助湖北衛生應急隊隊員 鄧凱元 3月8日 于武漢江漢區疾控中心
四川法制網 高琦 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