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由內江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局、市社科聯主辦,市圖書館、市圖書館學會、大千在線網站承辦的《大千講壇》系列公益文化講座第113期在內江市圖書館五樓學術報告廳舉行。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此次講座采取“線上直播+現場講座(限聽眾50人)”的方式進行。講座邀請國家二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內江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沱江文學》執行編輯陳位萍作《作家的情懷與擔當》專題講座。內江市圖書館管理人員、文化藝術界人士、市級部門和單位的有關負責人、讀者、作協會員到現場聆聽。
陳位萍回顧了她從少女時代開始發奮讀書,閱讀梁曉聲、沈從文、路遙等作家的著作,懷揣一顆柔軟的心開始勤學苦練,踏上文學創作的苦旅。
她說,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文學具有全人類性、社會性、民族性、人民性,它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文學作品是作家嘔心瀝血的另一個生命體,是作家思想與感情的真實流露,更是作家心靈的家園,精神的寄托。
她在講座中談到,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有家國情懷,要有一雙能夠觀察生活中最本質事物的眼睛,生活才是創作的源泉,作家能夠寫出好作品,主要在于深入生活,到人民群眾之中去,要多寫這個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充滿正能量的人物,讓作品撫慰人的心。創作的目的絕不能是純粹為了娛樂,我們在創作中,要批判假惡丑,弘揚真善美。
講座內容豐富、語言生動、觀點新穎、為聽眾獻上了一桌豐盛的精神食糧。講座結束時,現場聽眾依然意猶未盡,積極與陳副主席交流。
【延伸閱讀】《大千講壇》系列公益文化講座活動于2009年4月起至2022年12月已開展114場講座。講座以內江歷史、名人、文化、藝術、社會經濟、民族民俗、時事政治為題材,年平均接待聽眾達5000 多人次。公益文化講座旨在宣傳內江豐富的文化底蘊、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通過本土作家、學者、名人生動有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精彩演講,傳播普及到市民,溝通了作家、學者、名人與市民之間的相互交流,有利地提升了市民的綜合素質,促進了和諧文化的發展。
人物簡介:陳位萍,國家二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內江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沱江文學》執行編輯。自16歲開始在《沱江文藝》發表短篇小說以來,先后在《大文化》《現代家庭》《四川戲劇》《中國劇本》等報刊發表小說、劇本等體裁的作品近百篇。創作的大型歷史話劇《絢夢》榮獲首屆全國戲劇文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