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長征路上的森林衛士

        -------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榮獲者高原警察阿真能周的故事
        來源: 作者:劉麗 發布時間:2020-05-01 14:33:37

        地處青藏高原東部的阿壩州紅原縣一向有川西高原明珠之稱,這座美麗的高原城市因為紅軍長征曾經過而得名。幅員面積840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00多米,物產豐富,生長著紅景天、雪蓮花等上千種珍稀植物和梅花鹿、林蛙等200多種珍稀動物,森林儲積量超過21萬立方米,覆蓋率超過8.23%,其中78%左右分布在刷金寺鎮。要確保這片國有森林資源安全,為珍稀動物提供良好生存環境,為大草原涵養好水土,刷金寺森林派出所的任務很艱巨。派出所民警常常開玩笑說,千年以后,考古學家在紅原動植物化石旁邊發現的足跡一定是刷金寺森林派出所民警的。

        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從城市中心海拔4300多米的查真梁子分流,兩河流域交融之地總是會催生眾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瑰寶,紅原也不例外。這里聚居著藏、羌、漢、回20多個民族,宗教派別眾多,民族文化星漢燦爛,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各民族同袍分分合合,在較長的時期相親相愛同時摩擦不斷。境內珍珠般散落著各個歷史時期多民族文化、建筑古跡,寺廟、經幡、石刻、瑪尼堆、古雕群隨處可見,唐卡、黑帳篷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傳承完好。再加上自然景觀迷人,四季風光迥異,每年都吸引數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學者、藝術家前來觀光、考察、創作,旅游經濟已經成為紅原縣的支柱產業。民族聚居、人財物的大流動和聚散給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百姓收入帶來可觀財富的同時,也給轄區公安機關的勤務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這片神奇的土地擁有近12000多畝天然草場和世界最大的高原濕地若爾蓋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近250萬畝的日干喬大沼澤。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曾經從這里經過,留下了許多悲壯的故事,著名的長征故事“金色魚鉤”“七根火柴”“紅軍柳”就發生在這里。日干喬紅軍長征紀念碑靜默地矗立在沼澤邊緣,無聲地向當地農牧民和過往的游客述說著紅原的前世今生。

        阿壩是一個重視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地區,紅原尤其如此。長征精神、紅色文化教育是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常態化隊伍建設主題活動,更是公安隊伍的精神血脈。習總書記說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阿壩公安把建設平安阿壩,護衛美好家園定位為這一代公安民警義無反顧的歷史使命。

        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長征精神、紅色文化基因已經深深地在這塊土地上扎根,融入紅原人的血脈,成為紅原精神的組成部分,也鑄成了紅原公安的核心價值觀,支撐著這支隊伍英雄輩出。

        紅原縣公安局警察博物館星辰一樣滿了歷屆公安英雄模范的名字。大家熟悉的公安一級英模澤東、王忠訓那燦若春陽的笑臉永遠定格在某個逝去的時光深處,仿佛回味著一代又一代紅原公安民警的入警宣誓。他們不會相信,年僅30歲的阿真能周緊隨他們身后,把自己短暫的一生燃燒成又一朵永生的酥油花,開放在紅原人不滅的記憶里。就像他曾經幫扶過的西窮村村民代表日波說的那樣:點酥油燈、念轉筒經的時候,西窮村的人永遠會把阿真能周當著自己的家人祭奠。

        阿真能周生前是紅原縣森林公安局刷金寺派出所的所長。刷金寺地處阿壩州腹心地帶,是紅原的南大門,也是進出成都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著名的刷金寺森林公園和雅克夏紅軍烈士陵園所在地,本身就是旅游熱點景區。新冠疫情發生時,這里也就理所當然成了第一道極其重要的治安防控關口。對于一個日均客流量最多高達數萬人,最少數百人的旅游勝地咽喉之地,疫情卡點安檢任務之重、壓力之大可以想象。

        疫情發生以后,在阿壩州和紅原縣公安機關的統一工作部署和警力調配下,刷金寺森林派出所和地方派出所、交警相互配合,共同負責卡點治安安全防控。執勤民警搭起簡易行軍帳篷,在冰天雪地里24小時連軸轉,晝夜不休,輪流值守。從卡口進出的人挨個登記、量體溫、發放必備的防疫消毒物質和宣傳品,及時隔離疑是病人,一刻也不敢懈怠,一個人也不敢疏忽。每名執勤民警都高度緊張,仿佛一不留神,那些可怕的病毒就會溜出去在自己可愛的家鄉蔓延,危害父老鄉親的安全。也正是這種長期養成的、高度負責的職業精神,實現疫情0輸入,確保了這塊懸天凈土的寧靜和美麗。

        每當這種關鍵時刻,責任感特別強的阿真能周總是一馬當先,把困難擋在自己身后。作為派出所長,他不僅要參與卡點執勤,還要帶好隊伍,負責派出所其他日常工作,參與當地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部署的相關工作。連續43天不分晝夜的艱苦奮戰,到底做了多少工作,難以完全統計,僅僅在卡點盤查過往車輛就多達8911輛,篩查2.3萬余人,沒有漏放一輛車、一個人,沒有一起因為執勤不當引發的糾紛、投訴。

        3月15晚上,忙完一天工作的阿真能周想到當天晚上在卡點帳篷通宵值守的杜敬是內地入警的新警,不一定能夠扛得住晚上零下十多二十度的極寒天氣,他在當地沒有親戚朋友,萬一凍壞了或者出點其他什么問題,后果會很嚴重。阿真能周放心不下,深夜11點半抵達卡點,替換杜敬,讓他回家好好休息。這一次,一貫自信自己身體好得很的阿真能周在值完生命中最后一個班之后,回到派出所就永遠地倒在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上,離他年僅49歲的父親羅爾旦離世只有3個多月時間,這期間阿真能周經歷過怎樣的傷痛,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他留給世人的永遠是一張如沐春風的笑臉。

        阿真能周犧牲的消息,風一樣傳遍刷金寺、紅原、壤塘。他生前足跡所到的地方,不管是退居二線的領導還還是年輕的部下,不管是親人朋友還是他幫助過的農牧民,不管是他過去的班主任還是他幫扶過的學生,很多人的反應幾乎都一樣,從不相信到震驚到心痛最后淚崩。

        因為疫情期間禁止人群較大規模聚集,很多人無法送自己的親人阿真能周最后一程。消息所經之處,一盞盞酥油燈陸續被點亮,頌經之聲猶如春風拂過,萬物有靈,在一遍一遍呢喃細語中漸次醒來,痛并茁壯成長。

        阿真能周過去的部下,現在已經調到松潘森林公安局的李鯤3月16日事發當天聽到消息后急不可待地要趕到現場,他第一時間去申請了健康檢測證明,獨自驅車趕往刷金寺,路遇暴雪被迫停車,立刻給森林公安局長趙勇打電話。電話接通的那一刻他與阿真能周哥哥五年朝夕相處的點點滴滴瞬間涌上心頭,眼淚肆意縱橫,他突然不知道該說什么。熟悉自己部下的趙局長太了解李鯤,他有今天,阿真能周功不可沒。可以說是阿真能周在五年時間里用自己點點滴滴真切的關愛和表率感化和改變了昔日那個桀驁不馴的少年,讓他慢慢成熟并成長為一名優秀警察。他一邊安慰李鯤,囑咐他注意安全,自己一邊淚流滿面。李鯤說,阿真能周于他亦師亦友,他們一起共事五年,是阿真能周改變了他對生活的態度和職業的認知。和趙局長通話以后,他當時一個人坐在汽車里在冰天雪地里靜靜呆了2個小時才平靜下來。

        那些眼淚超越了通常意義的傳導性,以至于后來去采訪的小分隊在回溯阿真能周短暫一生的生命軌跡時也常常熱淚盈眶,他們自嘲說:我們自以為久經沙場,后來發現是過高估價了自己的淚點。

        故鄉,我一生的守望

                           ---阿真能周

        阿真能周生長在改革開放三十年期間,從小目睹了家鄉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對自己的故土充滿了深厚的感情。陽光開朗的他在多民族文化熏陶中長大,能歌善舞,很熱愛藏羌舞蹈藝術,他覺得民族舞蹈特別容易表達一個人對家鄉的自豪和熱愛,畢業于阿壩師專的他上大學時學的就是藏羌舞蹈藝術。但是10多年以前整個阿壩境內旅游資源剛剛嘗試大規模開放,酒店、餐飲、交通、運輸營運都還不成熟,各民族由于語言溝通不暢、文化宗教信仰差異大,而且剛剛搭乘上發展快通車,各種矛盾糾紛特別突出,大多數人對金錢的欲望遠遠超過對藝術的需要。

        阿真能周認識到,要建設美好家園,光靠藝術是不行的,首先得有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人們要富裕起來,吃飽喝足才會追逐藝術,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人民警察。他毅然決然棄文從武,報考了警察,2009年2月如愿以償成為壤塘縣上杜派出所一名民警。

        住在他家樓上的紅原中心小學楊建國老師曾經是阿真能周小學六年級的班主任老師,也是阿真能周妻子班么措的同事,因為阿真能周經常在派出所加班,回來的時候不多,班么措擔任班主任,事情也很多,他們的兒子華爾杰經常在楊老師家做家庭作業,兩家人關系一直很密切。

        楊老師回憶說,阿真能周和他在一起的時候,聊得最多的就是家鄉的變化。經常都會說,哪里又修了一條路,哪里新房子越來越漂亮,哪里的生活環境越變越好,哪里的農牧民又多了一筆什么收入,每次都聊得很開心,他那種爽朗的笑聲很有感染力。他一直很喜歡這個樂觀、善良的學生。

        楊老師還記得阿真上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是副班長,有一次老師組織全班同學去學校后面的碉堡山接受紅色教育,當時班上有一名女同學因為患小兒麻痹癥,走不了路,而且人很胖。楊老師為了培養孩子們的團隊意識,就在班上征求大家意見,問誰愿意幫助這名女同學上山。孩子們面面相覷,都不吭聲,阿真能周站起來說,他愿意。后來他和另外一個同學協助老師一起把這名女同學背上山又背下山,當時那女同學感動得掉眼淚了。她說自己的爸媽爬山都沒有帶過她,怕辛苦,只帶健康的妹妹。沒有想到老師和同學費那么大勁把自己背上山,從那以后女同學性格明顯開朗很多,期末考試成績也考上去了,讓老師和同學們印象都很深刻。后來阿真能周感嘆說,原來幫助別人是很快樂的。

        楊老師說,阿真能周的兒子華爾杰和爸爸很親,每次看到孩子特別興奮的時候,一定猜得到是他爸爸晚上要回家。華爾杰的的手機里至今保留2月8號和爸爸的微信通話:

        “爸爸忙哈!想你了,完美打贏這場戰役就回來好好抱抱你!”

        “爸爸,我也真的好想你”

        “我們什么時候才可以見面呀,你為什么總是那么忙,我想你都只能視頻,我想吃你做的回鍋肉,你到底什么時候才可以回來”

        “工作忙完我第一時間來看你哈!”

        “你每次都說這樣的話,但每次都是騙我的”

        “現在是國家最需要我們的時候,你要理解爸爸”

        “那好吧,媽媽也是這樣跟我說的,她說武漢和全國各地都有很多和我一樣想爸爸的孩子,媽媽還說爸爸你是最棒的”

        “我會加油哈!欠你一個回鍋肉和深深的擁抱哈”

        ……

        壤塘,夢開始的地方

                           ---阿真能周

        2009年,壤塘是治安情況最復雜的時候,壤塘縣公安局副局長吳茂清回憶說,阿真能周分到壤塘上杜派出所的時候,他當時在上杜當派出所長。阿真能周來了大約兩三個月的時候,有一次他帶領所里民警去西窮村執行一次重大緊急任務,因為考慮能周剛來時間不長,缺乏工作經驗,人又太年輕,就讓他在派出所值守。西窮村距離派出所很遠,正常情況下要接近2小時車程,而且那個時候路況很差,沒有通訊網絡。阿真能周在派出所一直無法和他們取得聯系,坐立不安,到了晚上9點還沒看到他們回去,擔心他們有危險,獨自一人背了一支防暴槍騎著一輛警用摩托車,單槍匹馬就到西窮村找他們去了,看到他們安然無恙的時候,眼睛都紅了。事情過去10余年了,吳茂清副局長回憶起那一幕依舊很哽咽,他記得阿真能周曾經說過很多次,壤塘是他夢開始的地方。

        阿真能周在上杜派出所工作期間,是西窮村的扶貧幫扶人。50多歲的日波說起他,眼里就泛起了淚花。10多年前,西窮村是出了名的窮,很多農牧民家里只有一套像樣的衣服,誰出門誰穿。阿真能周的妻子當時是西窮村的老師,他們夫妻給了學生很多幫助,阿真能周每個節假日都要給30多個孩子送禮物,學習文具、書、吃的、衣物、玩具,新的舊的都有。他妻子班么措就教孩子們學習,唱歌,跳舞。后來他們夫妻調到紅原上班,還把自己的女兒嫫嫫,林木確的女兒央金卓瑪,還有一個孤兒達窮轉到紅原中心小學讀書,阿真夫妻幫他們承擔了部分學費和住宿費,有時候節假日還幫她們洗衣服。現在央金卓瑪已經大學畢業,達窮已經在讀大學,日波的女兒高中畢業就不愿意讀了。那天聽到阿真能周去世的消息,孩子們都要去送阿克能周,西窮村的人找到村主任拉托要求去送阿華能周最后一程,因為疫情期間不能去,大家很不滿意,后來還是公安局趙勇局長來做工作,大家才打消了念頭,分頭去寺廟里找活佛點酥油燈,給能周念經。現在大家都富裕了,日子好過了,很多人都說以后祭祀的時候要把阿真能周當著自己的親人祭奠。

        村主任拉托說,阿真能周聯系西窮村時,自己也是幫扶對象,他不懂漢語、沒有學習過法律,阿真能周經常把他們召集到一起用藏語給他們上課,講法律、講道理、講如何致富,講外面的世界,對他幫助啟發很大。他現在當了村主任,給其他村民講法律、講道理是從阿真能周那里學來的,沒有阿真能周的幫助他還是法盲,當不了村主任。阿真能周以前經常會說,給人送財富不如教會別人找到財富的方法。我們都學會了尋找財富的方法,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紅原,長征精神的打卡地

                         ---阿真能周

        70年前,紅軍從這片廣袤的大草原經過的時候,這里曾經是一片瘴氣氤氳、沼澤叢生的荒蕪之地,當時的紅軍戰士衣衫襤褸、貧病交織,腳步蹣跚,在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極度缺乏的后勤保障的情況下,他們在當地農牧民群眾的幫助下,依靠驚人的意志力相互扶攜走出了草原,走出了中國革命的低谷,取得了最終勝利。新中國建立以后,為了紀念紅軍曾經走過的這片大草原,1960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為之命名為紅原。

        70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一批又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建者和一代一代紅原人攜手共進、努力拼搏,在昔日貧窮廣袤的土地上建設起一座有著濃郁藏羌風情的美麗邊城,農牧民們過上了自己曾經向往的生活。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阿壩州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的履職盡責和擔當,離不開整個阿壩州公安民警的無私奉獻。阿真能周的父輩經常會給他講起那些紅軍長征路上的艱辛,告訴他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工作,好好建設家鄉。

        發揚長征精神,讓紅色文化代代相傳一直是阿壩公安隊伍建設永恒的主題曲,各個縣市公安局每年都要舉行各種戰巡合一的大練兵,強化隊伍思想教育,注重群體核心價值觀培養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紅原縣公安局新進民警輔警一律都要在警察歷史博物館參觀了解紅原公安發展歷史,從入警宣誓開始步入職業生涯。阿真能周在紅原的工作筆記本扉頁上用鋼筆字寫著: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篇日記就是用鋼筆工工整整抄寫的完整版的入警誓詞。我們已經無從推斷當時寫下這些文字的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但是我們從他后來的生活、工作軌跡可見一斑。

        阿真能周調到紅原后就一直在森林公安局刷金寺派出所工作。森林公安局退居二線的副局長王慶新是他的第一位專業老師,王慶新在談到阿真能周時忍不住嚎啕大哭,說舍不得能周,他太優秀了。

        永遠的護旗手

        趙勇局長回憶說:阿真能周工作非常積極,能吃苦,調到紅原以后很快就獨擋一面,也很快就當了森林派出所長每次巡山他都是護旗手。護旗手可不是那么好當的,紅原只有一個森林派出所,要承擔全縣6鎮5鄉、4個社區,36個行政村,1個省屬種畜場以及日干喬濕地自然區的森林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很多地方不通車,只能騎馬。護旗手一是要求騎術要好,而是要求體力要好,三是要求特別能吃苦耐勞。因為馬在運動中,為了保持紅旗不倒,旗桿很多時候要插在靴子里,很多時候一天巡邏下來,護旗手的腿都要磨破皮的。有時候趙局讓他換換,他堅持要做護旗手,他說這是一份榮譽,他覺得很光榮。趙局說,巡邏路上,阿真能周總是手持紅旗沖在前面探路,你總會感到他的身體內好像燃燒著一團火,讓他青春飛揚、活力四射。那種活力就像發動機引擎,會帶動一群人跟著飛起來,忘了辛苦,忘了累。

        難忘的雪中情

        曾經在刷金寺派出所工作過的女民警鄧小華至今都記得2016年大約3、4月份,她和趙勇局長、羅讓尼美到查龍村去搞普法宣傳,回來時遇上暴雪,天也快黑了,汽車無法翻越高達4000多米的查真梁子,又冷又餓的他們給阿真能周打電話求助。他二話沒說,問清了位置就和陳曦從派出所開車到了查真梁子,然后踩著齊腹部深的積雪杵著一根棍子,一步一步從山上艱難地往下挪。找到他們后,仗著自己路況熟、車開得好,幫他們把車子從另外一條老路開回派出所,他們下車踏入派出所看到一座熱氣騰騰的飯菜,大家眼睛就紅了,小華說自己淚點低,當時流淚了。

        趙勇局長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年冬天,他帶隊去搞安全巡查,晚上就地搭帳篷休息,睡到半夜被暴雪壓塌了帳篷,他醒來以后,趕緊查哨,發現阿真能周和另外一名藏族民警不見了,荒郊野外,沒有燈光、沒有手機信號,他很焦灼。過了大約1個小時左右,遠遠聽到阿真能周的聲音,原來他倆出去找可以支撐帳篷的木頭去了,很快就重新撐起了帳篷。趙局長心痛地批評,這么晚出去,應萬一出了問題怎么辦,應該把大家叫上一起去。阿真能周笑笑:我們從小就習慣了,身體好,視力好,方向感強,你們一起去只會更危險。

        派出所的早茶

        刷金寺派出所的早晨總是從一壺冒著熱氣的酥油茶開始。每天早晨派出所第一個起床打掃衛生,為大家煮酥油茶的人一定是阿真能周,他好像永遠都充滿活力,永遠都沒有累的時候。民警杜敬說,他剛入警不久,那天到派出所報道時,人生地不熟,心里很忐忑,到了所里才發現所長早就幫他把屋子打掃干凈,把床鋪好了。他當時很感動,在異地他鄉,立刻找到一種歸屬感。他總結說,可能正因為如此,年輕人都很眷念刷金寺森林派出所,留得住人心。

        酥油茶的味道在室內彌漫開來的時候,大家就自覺地起床梳洗,邊吃早餐邊談論一天的工作,收拾完畢就開始干活。 民警陳曦說,酥油茶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隨時提醒我們派出所就是一個大家。阿真能周生前在派出所的宿舍和陳曦隔壁,他走以后,陳曦一直在廚房沙發上睡覺,害怕看到阿真能周空蕩蕩的房間,一想起再也見不到他了,心里就特別難受,失落。

        趙勇局長說,草原上的男人是不做家務的,所以派出所哪怕聘請的輔警都是不會做飯的。阿真能周為了讓大家經常能夠吃到熱飯熱菜,換換口味,一有時間還會向他討教怎么做菜,邊學邊做,讓大家吃好。他開玩笑說吃飯時大事,吃好了才不想家,吃飽了大家才有勁干活。

        馬背上的傳承

        紅原公安是馬背上的警察,從第一代公安開始就與馬結下了世紀之緣。那嘚嘚的馬蹄聲里有紅原公安的榮光和驕傲,是歷史承載也是戰鼓是號角,總是讓人血脈噴張,我們這一代人要抒寫好紅原公安的未來,首先從騎馬開始。阿真能周說這話的時候,鄧小華不以為然,心想那么多人不會騎馬不是一樣能當好警察,而且騎馬應該也不是什么難事。

        土生土長的漢族民警鄧小華清楚得記得第一次騎馬巡山有多不容易,她幾次險些被摔下馬背,原來看上去溫順的戰馬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駕馭。為了防止戰馬亂跑或者把她摔下去,阿真能周把韁繩栓到了自己的馬鞍上。到了目的地,他把韁繩遞給鄧小華,鄭重其事地說,韁繩就是紅原森林公安的接力棒,今天你接了,就要把紅原公安的精神傳遞下去。那一刻,鄧小華覺得自己手里的韁繩有千鈞之力。

        忠誠的森林衛士

        阿真能周在紅原縣森林公安局工作的9年時間里,曾經參與和主辦各種森林違法犯罪案件400多起,抓獲嫌疑人23人,處理行政違法人員461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20多萬元,多次救助生病的野生動物,擋獲被捕獵的國家保護動物,讓它們重回山林,更重要的是常年帶領民警堅持騎馬或者徒步巡山,及時發現和處理火災隱患,刷金寺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森林火災。

        2014年6月一名游客撿到一只受傷的獵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報警后阿真能周與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股工作人員一道買來酒精、云南白藥、醫用紗布等醫用品,及時對該獵隼的傷口進行了消毒、上藥,并將骨折出進行了固定,傷好以后及時放歸了森林。

        2017年3月,當地群眾發現一只受傷的“四不像”(鬣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接到報警后,阿真能周協同當地獸防站趕到現場,經檢查發現“四不像”肺部感染,及時給予了治療,情況好轉以后放歸森林。

        阿真能周說,紅原現在能夠吸引全世界的游客,這些珍貴的動植物功不可沒,這是我們家鄉的生靈,是國家寶藏也是我們幸福生活的保障,我們有責任為子孫后代守護好。

        刷經寺鎮林業工作站站長唐強林說阿真能周做事原則性很強,為保護這片森林他作得罪過很多人。刷經寺鎮塘星村村民羅大成毀林種地,正常情況下,按照法律規定處罰就可以。為了讓羅大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以后不再犯糊涂,同時也為了警醒其他人,他反復給人講法,講道理,講后果,來來回回跑了5、6趟,終于使羅大成認識到錯誤,主動認罰并及時恢復了林地,起到教育一個,示范一片的作用。唐強林回憶起這件事情很感慨。他介紹說,阿真能周的親戚冬白,曾經因砍伐灌木叢,被他并按規定進行了處罰過。阿真能周的父親羅爾旦去年底去世,按照藏族的風俗要火葬,需要上山砍柴,他堅決反對,為此讓家族中歲數大的親戚都有意見,最終他也沒有讓步。他說,我是森林派出所長,我的職責是保護森林,不能帶頭破壞森林。這話落地有聲,至今在刷金寺森林上空回響。

        他犧牲一個多月后,被團中央追認為第24屆中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對于特別重視榮譽的阿真能周來說,他若在天有靈,應該感到安慰。

        他的母親桑白說:我的兒子是雄鷹,他在草原上空翱翔過。(劉麗)


        責任編輯:趙興宇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博| 德钦县| 溆浦县| 靖远县| 武冈市| 湘潭市| 红桥区| 庄河市| 浮山县| 长沙县| 麻城市| 宾川县| 奉节县| 仙桃市| 祁阳县| 西畴县| 永仁县| 十堰市| 新余市| 福贡县| 景东| 彭州市| 三门峡市| 竹山县| 石柱| 贵定县| 高阳县| 梁河县| 茌平县| 龙里县| 河津市| 老河口市| 府谷县| 达拉特旗| 秭归县| 建始县| 砚山县| 年辖:市辖区| 鹤山市| 虞城县|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