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氣行走
——致禁毒警察
月色灑下的余光,乳汁般的彌漫
漂白原野那端的起伏山巒
緘默的情懷,繚繞團團晴嵐
醞釀靜威的脈動,氣韻行走
握緊一把懸掛的利劍
薄薄的山脊,蘸著月色淬煉
鋒刃,就在百折千回中呼喚
紅霞的飛動,有了豪放的銳氣
回應黎明來臨的地方天圓
行走。挑開大幕。舞臺旋轉
云動的時候,劍已脫鞘出風的嘶吼
遠方罌粟花在媚笑,抖落輕俏的葉瓣
濁流的泠笑,咬碎清晨薄荷味的述說
陰霾氣霧般的浮動,天涯總是望不穿
劍光,凝聚天地良心的明明暗暗
游走的,還有持劍人犀利如水的目光
陽光的油彩,一層層耐心的濡染
暈化開去,揮之不去的掙扎與糾纏
清氣充盈,朗朗乾坤舒開山的眉頭
功成身未退。行走的是永恒的誓言
(禁毒警察,重要警種之一。其中,破獲販運毒品案件的警隊專稱緝毒警察。他們的對手是最危險的罪犯。他們的職責是掌握毒品違法犯罪動態,組織、指導和監督對毒品犯罪案件的偵查工作,參與偵查或直接承辦偵破重特大販毒案件,同時組織、指導禁毒宣傳和預防教育工作,并整治易制毒化學品、精神藥物和麻醉藥品管理秩序專項治理行動等。原本這些任務,長期由治安警察履行。禁種毒品與打擊販毒吸毒,一直是新聞報道需嚴守秘密的范圍。1990年代初期之后,過境販賣毒品案件在云南到四川日漸突出,省級公安機關在一、二、三、四處的序列后,設立第五個職能處室,但一般不稱“五處”,直接稱為“禁毒處”。應剛建立的禁毒處之邀,本記者一度長住被稱為“毒品大通道”的四川攀枝花涼山一帶,寫出并連載長篇報告文學《攀西掃毒風云錄》。此文為四川禁毒在大眾媒體公開報道的首批文章,《藍盾》《警壇風云》等數十家報刊轉載、選登。其后,寫作大量禁毒題材的文章,并參與《為了一方凈土》禁毒叢書的編撰。后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本記者“全國禁毒宣傳先進個人”稱號)
沉舟的掙扎
暮云,沒有沉悶天空,卻沉悶自己的流轉
一道天光,徘徊在遙遠的天際線
執著地,把白晝的希冀拖得更長更長
晚霞的洗禮,放逐出大道的筆直與平坦
車水馬龍,一個個音符在跳躍
本該譜成安詳曲調,報道歲月的平安
本色原野,抒情的定音鼓顯得隨意
每枚音符都在顫抖,踏著節拍的迷亂
夕陽就要落地。霞光慌張成飄灑的樹葉
成堆的落葉,折疊出深深淺淺的眷戀
離開大樹,回到本真的鏡像模式
隨風起舞,把一抹抹光影的空寂切換
正是一場洗禮。契機切割虛無的表達
塵世煙火,溫暖波光水影的人間
玫瑰花刺沒刺痛春色,卻刺痛它自己的迷夢
蜜蜂飛舞,香噴噴的花卉滿園
巴茅的飛絮亮得奪目。絮絮叨叨的敘說
鋪灑在綠蔭道,還有水的兩岸
云把雨摟得很緊,最終無奈地撒手
心境迥別。天空滿足不了刻骨的貪婪
落葉的苦悶,是離開大樹那一刻的惆悵
沉舟在掙扎,暮云中遠離緊逼上來的白帆
(西南第一路建成,成渝高速公路坦坦蕩蕩,如砥如矢。就在高速公路通車不久,負責修建公路的省交通廳廳長、副廳長等人悉數因貪賄落馬。那一日,赴重慶采訪原為重慶市交通局長的當事人。沿新修通衢,但見大道朝天,群車奔馳。不禁興嘆:沉舟側畔,千帆競過)
銀河如秤
星光微茫。擠滿了寶藍色天幕的每寸肌膚
飛濺的眼淚,洞穿出淚眼朦朧的瘢痕
星辰如斗,丈量每陣風的濃度
旋轉,拉動昏黃凄美的光影
有序的宇宙,閃爍著渴望的眼睛
星星的量杯,輻射出剝離的回聲
游動的星,擦亮那些枯萎的云朵
沙啞的嗓音,冷落了無處可去的捷徑
光亮,在壓縮文件包中一閃而過
劃過天際的瞬間,聚集起能量的引擎
銀河如秤。匯合萬星閃爍的那一刻
天地之間,架起橫貫長空的天平
(共和國法官又換制服,最明顯的是將天平圖案的銘牌扛在肩上。天平圖案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審判活動場所,作為法院標志,逐漸為使人接受)
激流推沙
大江的利齒,咬碎躁動的浪花
低沉的云影,把一種激越與憤懣表達
孤舟,遙遙相望微醺的斜陽
撕裂的風,嘲笑昏黃色淬煉的殘霞
九曲十八彎的磨難,一江混沌的水
含混的嗓音,無奈的光波逼進蕪雜
流不動的青山,蹲伏在大江兩岸
山與山,隔著風煙沉著對答
揚波,撩不起繁重話題
幾聲脆響,就是一道逼仄的江峽
沖過激浪的壯闊,欲言又止
想說的,還是昨晚無聲的夜話
一路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意志
眺望的目光,牽動五顏六色的天涯
后浪前浪推進,一陣陣洶涌的裂變
水,永遠在流。留下枯枝敗葉泥沙
過千灘的苦澀,豪放不羈壯心不減
只是,歌唱的嗓音在風中有些沙啞
(那年盛夏,川滇交界處的金沙江,浮起一具尸體,蕩蕩悠悠飄在四川一側。四川警方出警,最終的偵破方向直指云南某縣法院。兇手居然是該法院的干警,他為了占有被執行款項而槍殺當事人的現場,以及藏尸數日的地點就在法院大院。其父,是當地即將上任的縣人大負責人。金沙江畔,兩岸震動。前浪后浪,激流推沙。本記者多次橫越大江,筆下還原現場和審訊情景,寫作報告文學《憤怒的金沙江》,既記錄曲折的刑偵過程,又剖析曲折的人員心態,呼吁關注“官二代”干部子弟的入職管理,關注政法隊伍的隱患。后來,文章收進專著《本案報道失實》“劍盾風云”專輯)
活 字
夜鶯把樹梢啼靜??傆?/span>
房屋,透放燈火通明的窗戶
每排矗立的木架,搖搖欲試的沖動
如同微醺后的漢子在靜思中潛伏
一粒粒的活字,此刻如冰
裝滿即將串聯風云激蕩的胸腹
有一種點化的能量,喚起冰涼的靜威
動態的檢閱,迫不及待滲透著急速
這種力量,在筆尖,在鍵盤
一陣風暴,完成沉睡多時的救贖
露光不會遺忘夜空下的花草
星辰,搖搖晃晃,閃爍記憶中的珍珠
朱顏,被白熾燈日光燈漂得憔悴
心中情思,卻永遠不會蒼白孤獨
采訪本的影像濃縮了,水分暈染著落暉
集聚起的方陣飽浸瓊漿,忘卻寂寞
枚枚鉛鑄合金的言語,純正的面孔
手稿的歪斜與雋永,抖落成平湖
每朵浪花,娟秀盈盈在時空交錯中平息
波紋的游動,是閱覽舊事的起伏
排列組合,是平平仄仄的驛動甄別
每一叢荊棘,每一株喬木
(鉛火印刷時代,所有文字稿件,字跡不管是潦草,還是娟秀,都要送到排字房。這里,就像浩渺的秋月平湖,容納萬頃波光。手稿筆跡,轉換為工整的鉛字,再拼成報版。宛如星光,匯成平和的星空;宛如浪花,起伏在遼闊的洋面)
作者:賈璋岷
參與創建四川法制報社,擔任過報社記者、部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