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生態四房溝景色
2023年12月9日,是父親的生日。早上6時便從城區岀發往鄉下趕,以前我從未參加過父親的生日宴,因為早年間,他生日不請客,后來,我參軍去了外地,工作后也生活在外地,他過生日的時候,我只是打個電話回去問候一聲,雖然情真意切,卻不夠鄭重其事,在外人看來甚至有些敷衍,畢竟沒有回家為他慶祝生日。
但今年不同,今年是父親八十大壽,對于我們家是可喜可賀的大事,再加上疫情三年,我都沒回過四川省南部縣肆房溝鄉下老家,心頭本就十分愧疚,再沒有任何借口可言,這次必須回老家給父親祝壽,他不可能有第二個八十歲。我回家的愿望是那么強烈,內心的激動無以言表。
父親的蒼老是顯而易見的,卻沒有衰敗之氣,精氣神還在他身上隱隱發光。見到我時,他雖然沒有開懷大笑,但臉上一直掛著笑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都快從他眼睛里溢出來了,讓我看了感到十分欣慰,再次暗下決心要把生日宴辦得風風光光,讓他老人家快樂無邊。
生日宴請的是當地“一條龍”服務,現在鄉下興這個,讓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不需要主人家自己勞神費力操辦,只需要迎送賓朋即可。不要以為“一條龍”就是敷衍應付,人家有標準的操作流程,菜品除了傳統的坨坨肉之類,還有時興的魚蝦生鮮,看上去很是豐盛,頗有檔次,跟城里酒店的宴席沒啥區別。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現在老家的人對白酒的興致大不如前,不再像我兒時見到的那樣粗放,敞胸露懷很豪邁地大碗喝酒,而是一個個都變得文明起來,有了慢慢品酒的架勢,而且大家對我特意帶回家的瓶裝酒也不那么感興趣了,喝的是現場現烤的高粱酒,用他們的話說:這才是真正的糧食酒。
同樣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現在前來坐席的親朋鄉鄰都不送禮了,更不會送禮金,只是每戶拎來一掛鞭炮或者煙花,等到晚上燃放,圖個喜慶熱鬧。見我還在迷惑的時候,父親說現在都講移風易俗,風俗變了,風氣也變了。以前辦酒席,請客送禮那一套讓主人家和客人都有負擔,人情債能把人壓垮喲。現在多好啊,簡簡單單,輕輕松松,喜慶熱鬧一點都沒少,大家都比以前快樂了。
確實,無論是親戚朋友還是左鄰右舍,大家赴宴時都是滿面笑容,那種笑不是強裝的,大家的祝賀也是發自內心的,不是虛情假意。以前在電話里,父親不是說張三要辦生日宴了,就是李四要做壽了,人家已經上門邀請了,都是親朋或者鄰居,不去是不行的,去了就得送禮,一年下來光是送禮就得幾千上萬塊錢,大家都受不了,一聽到酒席就頭痛,卻又改變不了這種狀況。現在一切都改變了,大家都輕裝上陣赴宴席,個個歡聲笑語送祝福,把整個肆房溝搞得一團和氣。
生日宴當天,村支書也到了現場。這是我壓根沒想到的,心頭暗自竊喜,也倍感榮幸。有人卻悄悄告訴我,村里八十歲老人過生做壽村支書都會到現場,不辦生日宴、不做壽的村支書也要在生日那天上門問候祝福,把黨的溫暖送到村民的心窩窩里頭。我心頭的感慨可想而知,老家的村干部現在是如此接地氣,如此貼近群眾,實實在在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頭,而且付諸行動。
尤其讓人佩服的是,村支書不只是到現場祝壽,更是把宴席現場當成了講堂,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鮮活的黨課。他深入淺出地給大家講當下的農村形勢,講“三農”問題,講一些關于農村的政策,還結合村里的實際情況,和大家談論如何發展等問題,聆聽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發表意見。
在現場,村支書還調解了兩個鄰居間的一場糾紛,讓兩人當場握手言和,笑臉相對。那一刻我意識到,父親的生日宴已經超出了傳統,不只是吃喝玩樂,而是變成了院壩會,其意義和價值得到升華。
而我的小學同學周天志是晚上才現身的,同樣帶了一掛鞭炮,正趕上大家熱熱鬧鬧燃放煙花鞭炮。周天志白天去鄉上有急事要辦,所以晚上才來。我們是同齡人,但他看上去比我老了好幾歲,不僅皮膚黝黑干燥,頭上夾雜的白發更是醒目,但整個人還是樂呵呵的。
據他講,這些年他沒外出打工,而是留在村里承包了一些土地,主要種植高粱,收入還不錯,日子也過得不錯,家里也建起了鄉間小別墅,現在生活在肆房溝其實挺好的。
聽他這么講,我就釋然了,先前,我還想到了魯迅筆下的“閏土”,現在才意識到自己多慮了,他成了新時代的新農民,留守在我們共同的老家,翻耕出新生活新日子,過得知足而幸福。而我卻漸行漸遠,變成了老家的陌生人。
第二天上午,留下的親朋吃過早飯后就陸續各自回家了,整個生日宴也正式結束。集體的歡樂如煙花般散去,剩下回味在心頭徘徊。但父親好像還沉浸在歡樂中,似乎想不明白生日聚會的人群怎么就這樣散了,那樣的歡樂實在太短暫了。他一直坐在門口的椅子上,眼睛盯著院壩看,偶爾臉上會露出不易覺察的微笑,也許他突然想起了生日宴上某個令人欣喜和激動的場景。
我也要回重慶了,讓過了八十歲生日的父親繼續留在老家。其實,我一直勸說父親去我生活的城市養老,他卻總是拒絕,要堅守肆房溝老家,把自己當成一棵老樹扎根在肆房溝。用他的話說,現在的肆房溝已經不是過去的肆房溝,環境好,空氣清新,水電氣樣樣都有,出門就是水泥路,每天還有好幾趟班車到鎮上,生活很是方便,跟城里相差無幾,我為什么要去你哪里呢?肆房溝才是我的家呀!(何軍林)
(作者系重慶科技報編委、《巴渝文學》主編,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行業報社長總編輯崗位合格證書,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大眾文學學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家協會理事,重慶市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