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十多年間,如清風滌蕩塵埃,重塑了黨風政風,更贏得了民心所向。從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到剎住車輪上的腐敗;從精簡文山會海,到規范調研考察;從整治公款旅游,到嚴管樓堂館所……一系列頑瘴痼疾得到強力糾治。2023年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0萬余起,充分彰顯了“徙木立信”的堅定決心,黨風政風煥然一新。
然而,“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極易改頭換面、潛滋暗長。我們不禁自問:當高壓態勢成為常態,是否有人存有“疲勞厭戰”心態?是否以為“嚴緊硬”已可松勁?現實警示我們,作風堤壩的鞏固需要持續付出艱辛努力,稍有松懈,便可能“堤潰蟻穴”。八項規定非一時權宜之計,它更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永葆肌體健康、踐行為民初心的長效鐵律。它既約束權力運行,又引領價值導向,是黨心民心同頻共振的堅固基石。
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成果,需領導干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各級領導干部當如“領頭雁”,在公務接待、調研出行、會議活動、辦公用房等細微之處一絲不茍,將紀律化為自覺習慣。唯有自身正、自身硬,方能挺直腰桿嚴管嚴治,讓八項規定精神在每一層級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守護這份成果,亦需激發群眾監督力量。 群眾的眼睛最為雪亮,是作風建設的“千里眼”。要暢通舉報渠道,認真核查反映問題,讓“四風”問題無處遁形。當群眾監督的積極性被真正調動起來,當每一個角落都充盈著監督的清風正氣,八項規定便擁有了最深厚的民意土壤和最強大的守護力量。
守護這份成果,更需依靠制度的剛性約束。在扎緊制度籠子上持續發力,形成嚴密閉環:精準界定政策界限,細化執行標準;強化監督檢查,動真碰硬追責問責;深化標本兼治,以案促改堵塞漏洞。讓鐵規生威、禁令生效,使制度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確保作風建設長效常治。
八項規定是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斷錘煉紅色基因、凝聚磅礴力量的無聲誓言。讓我們以“時時放心不下”的敬畏之心,以“須臾不可松懈”的執著之志,共同守護這片來之不易的朗朗乾坤。將八項規定精神融入日常、化為習慣、形成風尚,必能為強國復興偉業注入更加純凈、持久的政治動能——清流不息,方能滋養江山永固;堤壩常在,方可護佑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