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同志2010年8月考入名山區人民法院,任司法警察。2017年5月至今任名山區車嶺鎮龍水村第一書記,自任職以來,通過抓黨建促脫貧、辦實事促和諧,用真情打動百姓,用發展造福百姓,用行動贏得稱贊。
堅持把抓班子帶隊伍作為駐村工作的首要任務,結合“三嚴三實”“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對村“兩委”進行學習教育。在各項工作中始終堅持以身作則,帶頭維護班子團結,帶頭抓好工作落實,帶頭推進“三務公開”,帶頭接受群眾監督評議。
聯系協調當地茶企業建昌茶廠,將龍水村活動室作為“員工培訓基地”租賃茶企業,每年向村集體經濟繳納租金20000元。在積極發展茶產業經濟的同時,積極引進多種經濟增長渠道,打破單一的發展路徑。如脆紅李、獼猴桃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利用山區有機茶特色優勢,打造有機無公害茶家樂,力爭將有意向在龍水村發展的企業公司盡快落戶,以便拉動本村經濟發展,增加就業人數。
堅持全覆蓋走訪農戶,通過對93戶貧困戶的全覆蓋走訪,該同志摸清了每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和困難需求,針對不同的貧困戶,與幫扶聯系人一起討論研究,為9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制定了“大方向一致、細則有分別”的幫扶措施和鞏固措施,至2017年底,龍水村最后9戶貧困戶22人全部脫貧。
堅持為民辦事服務,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解民憂、解民難。今年3月31日凌晨,名山區車嶺鎮龍水村一貧困戶艾某某家中意外失火,家具、糧食乃至整個房屋全都付之一炬,他連更徹夜驅車趕往現場,了解受災情況,安撫受災人員,并將其妥善安置到村委會辦公室暫時休息。龍水村的村集體經濟一直很薄弱,基本沒有集體經濟來源,村級財政情況窘迫,他充分了解村情村貌以后,組織村“兩委”開會討論,提出將村集體經濟的項目資金以入股形式投入到本村企業鴻宇農業合作社當中,并以4.3的百分點參與分紅。又先后協調解決幸福美麗新村、張壩大橋、蓄水池安全飲水等工程,共計300萬元,幫助貧困戶協調子女學費減免問題,代表車嶺鎮政府參加2019年雅安市首屆“扶貧幫”大興扶貧產品占消費。
積極參與聯防聯控,守護貧困村平安穩定。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帶領隊員們積極配合車嶺鎮龍水村開展聯防聯控工作,開展湖北返回人員排查、登記等工作;挨家挨戶宣傳防疫知識,維護了貧困村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