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第五屆黨代表陳劍:踐初心擔使命 當好群眾“解憂員”
陳劍作為雨城區飛機壩社區黨委書記,即將迎來他在社區工作的第19個年頭。
陳劍到群眾家中走訪
這些年來,他始終不忘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始終不忘軍人本色,用實際行動做好基層黨建的“排頭兵”,社區群眾的“解憂員”,疫情防控的“主心骨”。
飛機壩社區居民王衛東家庭經濟條件較差,通過借錢做起了水果生意,每天推車在城區各菜市流動擺攤,不僅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還影響城市交通秩序。
陳劍在走訪過程中發現,轄區內像王衛東這樣流動擺攤的不是個例,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積極與各相關部門對接,通過實地走訪選址,最終在西門南路劃定一處水果銷售區域,集中了10余家攤販,城市整潔了,秩序規范了,攤販的心也暖了。
“再也不用風里來雨里去東奔西走流動擺攤了。”王衛東的一席話,既樸實又暖心,也是對陳劍工作最大的肯定。
規范流動攤販只是陳劍在社區工作19年來眾多工作中的一個縮影,多年來,無論是矛盾糾紛調解、安全隱患排查,還是防汛值守,到處都有陳劍的身影;無論是幫民解困、社區自治建設、“雙創”,還是疫情防控等,他都從沒缺位;他是居民群眾口中的“移動小廣播”,更是各項工作推進的“主心骨”。
在他的帶動下,飛機壩社區黨組織凝聚力有了進一步提高,社區的環境與面貌也得到大大改善。
面對群眾的夸贊,干部的鼓勵,陳劍平靜地說:“我只是做了一名社區書記、一名黨員、一名黨代表應該做的事。”
“黨代表”三字之后窺看雨城發展潛力和未來
陳劍常說:“‘黨代表’既要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又要做好上傳下達的橋梁。”
是的,“黨代表”這三個字,不僅僅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職責,更是權利和義務。
5月8日,中國共產黨雨城區第五屆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全區黨代表齊聚一堂。
他們是雨城區各條戰線的領導骨干和生產工作一線的先進模范,也是全區共產黨員中的優秀分子,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和一定的議事能力,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們,既具有先進性,又具有廣泛性。
本次黨代會上,共收到提案和意見建議23件,涉及黨的建設和基層政權建設、民生和社會事務等方面。
他們,腳接地氣,肩扛重托。
為服務地區發展,提高黨建水平、解決民生難題、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市委四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雅安市委關于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決定》,明確了構建雅安特色城鄉治理新格局,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現代化提供了創新舉措和實踐路徑,是雅安加強和改進城鄉基層治理的指導性文件。
雨城區是雅安市城市規劃建設的中心區,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形勢,有基礎、有責任、有義務在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上先行一步,當好示范和標桿。
最終,雨城區本次黨代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共雅安市雨城區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和市委四屆七次全會精神、加強和改進城鄉基層治理的決定》,既是貫徹落實相關全會精神的具體實踐,也是加快雨城區建設現代服務業發展核心區、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和國際生態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現實需要,更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大舉措。
陳劍(中)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承諾擲地有聲,行動踏實果敢
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個“黨代表”,將在雨城區深入推進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加快“兩區一地”建設,爭當雅安綠色發展排頭兵,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熠熠生輝!(胡月 郝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