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雨城區發揮專業人才作用助力產業發展

        來源:雅安市雨城區委組織部 作者:李靜雅 發布時間:2020-05-20 15:45:36

        發揮專業優勢,建強隊伍解難題。建立由四川農業大學育種學教授黃琳凱、獼猴桃病蟲害防治專家龔國珍、藏茶降氟專家何春雷為首的專家大院服務團隊,落實專家大院經費6萬元,推進5項機采茶葉試驗示范項目,研發獼猴桃新品種6個、研制出獼猴桃潰瘍病菌快速檢測技術,解決蜜環菌絲吃天麻、重樓種植溫度肥水管理等問題20余個。以技術指導為核心,組建專業技術團隊,選派20余名專家、23名科技特派員服務基層,舉辦農技專場培訓250余場次,解決農業發展難題50余個。遴選200名產業指導員,為全區3667戶貧困戶開展技術扶貧活動1500余次,走訪貧困農戶5600戶次,培育科技示范戶102戶。

        同國外專家開展軟棗獼猴桃種植技術合作交流1.png

        同國外專家開展軟棗獼猴桃種植技術合作交流

        著眼創新理念,科技服務促發展。制定企業創新主體專項改革、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專項改革措施,投入資金500萬元,通過校企合作,四川農業大學專家團隊研發“雨城藏雞生態養殖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雨城區網絡地標農產品孵化科技示范項目”等9個重點科技項目,推廣新技術18項,申請(授權)專利14項。建立科技示范基地5個,輻射面積約2000畝,累計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種(養)殖大戶、農民等3200人(次),帶動農戶發展“菌、果、藥”等300余畝。其中,禽類養殖基地利用發酵床養殖技術,實現年產值100萬元,利潤增加10萬元。

        川農大教授對貧困村村名進行中藥材種植技術指導2.jpg

        川農大教授對貧困村村名進行中藥材種植技術指導

        聚焦特色產業,搭建平臺穩增收。按照“一村一人”原則派駐40名農技人才服務團隊,指導建立白芨重樓、黃金等中藥材基地80余畝、軟棗獼猴桃種植基地90畝,幫助當地村民人均增收1500元。通過“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種養大戶+貧困戶”等方式,建立穩定供銷關系助農增收。以獼猴桃龍頭企業益諾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團隊,帶動周邊19戶種植大戶和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軟棗獼猴桃500畝,幫助解決周邊農戶就業人數18人,人均年增收20000元。發揮農村實用人才隊伍作用,采用玉米制種模式在6個鄉鎮種植玉米面積80畝,幫助農戶每畝增收800元,新建30個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同時輻射周邊戶100余農戶養殖。(李靜雅)


        責任編輯:李月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河津市| 巩义市| 长白| 信丰县| 台中县| 自贡市| 铁岭市| 韶关市| 库车县| 龙岩市| 九龙城区| 呼伦贝尔市| 库伦旗| 盘山县| 金寨县| 大庆市| 湘阴县| 赤壁市| 万州区| 南投市| 贡觉县| 绥江县| 来凤县| 五莲县| 南昌市| 上虞市| 加查县| 北碚区| 巴彦县| 麦盖提县| 四会市| 南汇区| 得荣县| 林甸县| 开封县| 马关县| 酉阳| 丰城市| 电白县|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