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石棉縣人民檢察院構建“控申+”模式打造新時代“楓橋控申”

        來源:石棉縣檢察院 作者:姜艷華 羅利川 發布時間:2019-12-26 11:19:30

          人民群眾每一次求告無門,損害的不僅僅是他們的合法權益,更是法律的尊嚴和權威,是他們對社會公平正義的信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石棉縣檢察院深入學習新時代“楓橋經驗”典型事例,深刻領會新時代“楓橋經驗”豐富內涵,深化應用新時代“楓橋經驗”控申檢察職能,將“楓橋經驗”與控申檢察工作充分結合,努力構建“控申+”新模式,打造新時代“楓橋控申”。

            控申+員額檢察官,更有說服力。十八大以來,本院黨組敏銳抓住司法體制改革、監察體制改革、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等機會,將控申檢察工作與員額檢察官職權職責緊密聯系,制定出臺了《石棉縣人民檢察院員額檢察官大接訪活動實施方案》,不僅要求員額檢察官對自己辦理的案件引起的信訪矛盾負責,還將全縣16個鄉鎮按照行政區域劃分,將各區域的信訪維穩工作落實到每位員額檢察官。不再采取單一的“控告工作找控告檢察人員,申訴工作找申訴檢察人員”的傳統做法。不論是在本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接待來訪群眾,或是參加外出法治宣傳、法治課堂等活動,人民群眾現場提出的疑問、訴求、意見,員額檢察官都能結合案情實際,從天理、國法、人情的角度,現場幫助群眾分析反映情況的合法性、合理性,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規范專業、高效為民、公正司法的檢察服務,不斷增強檢察說服力。

          控申+“三員”,更有公信力。“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路燈是最好的警察”。本院在處理群眾信訪案件、事項時,不斷加強與鄉鎮檢察聯絡員、特約檢察員、人民監督員的溝通聯系,主動邀請“三員”參與到信訪案件化解工作中,既增加辦案公開透明度,又增強人民群眾對辦案機關的信任度。充分運用檢察聯絡員機制,對各鄉鎮收到的涉檢信訪問題,由各聯絡員當日主動上報本院控申工作人員,做到早發現、早謀劃、早解決。充分運用特約檢察員和人民監督員機制,對本院辦理重大、復雜、敏感案件過程中,主動邀請特約檢察員和人民監督員參與監督司法辦案,更能讓群眾放心、相信、服從檢察機關作出的每一個決定,不斷增強檢察公信力。

          控申+黨支部,更有親和力。檢察工作是政治性極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極強的政治工作。離開業務講政治,政治是空的;離開政治講業務,業務會缺乏一個貫穿其中的靈魂。檢察機關司法為民的宗旨與為人民服務黨的宗旨高度融合。近年來,本院控申檢察工作始終密切聯系黨支部工作,充分依靠黨員、發動黨員先進性和積極性。在控申檢察工作中落實黨性要求,在黨支部活動中展現控申檢察工作。譬如,2019年3月,本院在對一起詐騙案件的受害人發放國家司法救助金后,由于受害人家庭生活十分困難,本院黨總支倡議在職黨員參加“愛心10元捐”活動予以幫助當事人家庭渡過難關。再如,本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來院反映在建房期間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建房使用的紅磚沒人幫助移挪,本院控申檢察人員知悉向本院黨總支匯報后,組織在職黨員參加志愿幫扶勞動以解決貧困戶現實難題,不斷增強檢察親和力。

          控申+大調解,更有影響力。控申檢察的主要任務是處理群眾來信來訪,保障群眾合法權益,促進司法公正,維護社會穩定。為進一步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變化、新期待、新要求,強化“檢調對接”機制,將化解群眾信訪矛盾檢察工作融入到黨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中,妥善處理群眾訴求。譬如,在處理涉及土地、林地方面的信訪問題時,主動邀請石棉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專家參與釋法說理;在處理適齡兒童入學報名方面的信訪問題時,主動邀請主管教育機構的行政單位負責人參與政策解讀;在處理相關人身侵權民事賠償、精神損害賠償等方面的信訪問題時,主動邀請專職律師免費為群眾提供咨詢和幫助。再如,受縣信訪局邀請提供法制和法治方面的幫助,以回應和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和難題,不斷增強檢察影響力。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本院開展一切檢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徑把黨和國家賦予的檢察使命履行好、完成好,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辦理好、解決好,不讓矛盾激化、不讓糾紛擴大、不讓問題升華,不把化解責任推給其他同級機關、不把矛盾糾紛推給上級機關、不把問題原因推給人民群眾,巧妙合理運用“控申+”模式,實事求是、保質保量化解矛盾糾紛,努力做到黨和國家、人民期待的“楓橋控申”。(姜艷華  羅利川)

         


        責任編輯:李月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虞城县| 西丰县| 姜堰市| 玉田县| 敖汉旗| 伊吾县| 安图县| 井研县| 江城| 饶阳县| 兴和县| 洮南市| 巴东县| 许昌市| 三门县| 清流县| 万安县| 舒城县| 长兴县| 许昌市| 乐亭县| 亚东县| 泸水县| 宣恩县| 颍上县| 阜新市| 巴林右旗| 南郑县| 凌海市| 四平市| 鹤岗市| 丹巴县| 东至县| 治多县| 青浦区| 垫江县| 威宁| 曲麻莱县| 福鼎市| 咸宁市| 广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