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雨城區“四好農村路” 繪就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來源:雨城區交通局 作者:彭艷霞 發布時間:2021-05-07 09:56:29

        近日,雨城區草壩鎮塘壩村村民朱澤虎和家人在茶園里忙碌。經過一個上午的努力,兩人采摘了約140斤鮮葉。隨后,朱澤虎騎上電瓶車,將茶葉運至鮮葉交易市場,一個上午的辛苦得以變現。

        “村里的公路四通八達,產業便道直抵茶園,采茶、賣茶更快了。”朱澤虎開心地說,這是以前不曾想到的便捷。

        微信圖片_20210506171723.jpg

        近年來,雨城區高度重視農村公路發展,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圍繞產業布局,打造具備交通+旅游、交通+文化、交通+產業、交通+賽事等為一體的鄉村振興示范路,現已成功創建“天府旅游名縣”。

        今年,雨城區為深入貫徹落實交通強國綱要、鄉村振興戰略和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區委區政府決定啟動交通三年大會戰,全力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同時為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鄉村振興戰略激勵考評先進區打好基礎。

        微信圖片_20210506171734.jpg

        硬化毛路 拓寬窄路 出行更便捷

        雨城區望魚鎮羅壩村,是海子山國際森林康養度假區所在地。在度假區項目還未建設前,羅壩村村民出行主要依靠2009年村里集資打通的毛路。高大的海子山讓這里擁有良好生態資源和秀麗風光的同時,也讓村民通往外界的道路格外陡峭。

        “以前每年夏季汛期通村毛路都會被山洪沖毀,年年修年年跨。”羅壩村黨支部書記劉江華告訴記者,由于山勢陡峭,汛期大量雨水匯流聚集,道路容易損毀。這時候,村民只能徒步出村,去鎮上趕集來回得花費大半天時間。賣菜、采購生活物資十分不便。就算村道恢復正常,也只有動力好的越野車能開進村,很多車主只能“望路興嘆”。

        依托海子山國際森林康養度假區的打造,2020年,雨城區投資900余萬元對望魚鎮范圍內公路進行提升改造,道路基礎設施條件大大改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這條路修的太好了,坡度降低了,路面硬化了,還鋪了瀝青,路兩側的綠化更讓人賞心悅目。”劉江華感慨地說,他怎么也想不到偏遠山村的公路也修得這么“高大上”。

        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雨城區草壩鎮塘壩村。這里一望無際的茶園仿佛鋪設的深綠色地毯。一條條四通八達的道路將“地毯”分隔開。提檔升級的村道上,行人、車輛暢行無阻。

        “原來我們村里的道路最多寬3.5米,現在主干道都是4.5米的寬度,鋪了瀝青、路況更好了,就算不在專門的會車節點,也能輕松會車。”塘壩村黨支部書記魏國強說。

        結合“四好農村路”創建工作,2018年開始,雨城區交通運輸局開始提升改造塘壩村村道,通村主干道均進行拓寬、黑化,進一步方便村民出行。

        雨城區上里鎮廟坯村、嚴橋鎮王家村、碧峰峽鎮八甲村原本不具備開通通村客運班車的條件,村道升級改造后,客運班車能夠直抵村民家門口,村民外出更加便捷了。

        道路通達 產業興旺 發展后勁足

        以前,朱澤虎家共種植了3畝茶園,由于交通不便,每天只能徒步背著鮮葉前往茶葉加工廠售賣,在路上就要耽誤不少時間。隨著塘壩村通村公路提檔升級、產業便道成網,朱澤虎采茶、賣茶都騎上了電瓶車,幾分鐘便能到達鮮葉交易市場。如今,朱澤虎家的茶園已擴種到8畝,每年賣茶的收入能達到5萬元左右。

        路網通達為塘壩村茶旅融合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憑借便捷的交通,塘壩村的四千多畝茶園價值裂變,村里正著力打造民宿及茶葉產業鏈,建設康養旅游中心村,目前村上共有大型茶葉加工基地18家,民宿(含在建)12家。

        “十四五”開局之年,塘壩村正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做強加工企業,建設集生產、經營、生態、旅游、文化為一體的花園式標準化茶葉產業加工園核心區,促進茶葉加工企業集中集約集群發展,率先建成塘壩小環線。

        在晨光熹微中,海子山旅游公路依山勢蜿蜒盤旋,直抵海子山山口。沿途森林茂密、景致怡人。山頂,海子山國際森林康養度假區主體建筑建設正酣。

        “依托這條高等級公路,村里的林竹資源能夠順利變現。”劉江華告訴記者,便捷的交通條件節省了人工成本,每立方米木材能夠多賣300元。海子山國際森林康養度假區的建設,不僅解決了本村村民務工問題,更帶動望魚鎮幾百村民就業,他相信,隨著度假區的打造完成,當地旅游、康養產業的發展會帶動更多村民增收。

        微信圖片_20210506171738.jpg

        一條條暢通公路串聯起山美水美的村莊、一個個在建項目支撐起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要致富先修路,這是大家對發展與民生最樸素的共識。

        合理部署 加強巡查 精細化養護

        建路,更要護路。在道路管護上,雨城區交通運輸局提前謀劃、合理部署。全面落實“四好農村路”的精細化養護,注重培育和強化基層養護力量,按照“組織到位、硬件到位、人員到位、技術到位、經費到位”的五到位要求,提升農村公路養護水平。

        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建立了專業化養護隊伍,運用信息技術統籌管理農村公路養護維修。以因地制宜、經濟實用、綠色環保、安全耐久為原則,建立健全適應本地特點的農村公路養護技術規范體系。科學確定和實施養護計劃,努力提升養護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

        清掃道路垃圾、疏通水溝涵洞、及時清理塌方巖體……在雨城區各條“四好農村路”上,每天都能看到護路員忙碌的身影。

        “為了方便農村道路的管護,一般就近聘請村民護路員。”雨城區公路養護管理段副段長肖杰說,他們對通村公路堅持周巡查、月匯總、季通報,及時發現和解決公路養護中存在的問題。

        “路長制”也是公路管護的重要抓手。雨城區政府印發了《關于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的實施方案》等,在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中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堅持以“路長制”促“路長治”,實現了“路長”全覆蓋。

        為規范農村公路管理,雨城區政府將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和管理納入鄉鎮年度工作考核中。同時,各行政村制定了村規民約,張貼懸掛了宣傳標語,營造了全民愛路、護路的良好氛圍。

        (雨城區交通局 彭艷霞)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霍州市| 南昌市| 阳高县| 垫江县| 独山县| 德庆县| 凤冈县| 临邑县| 大余县| 攀枝花市| 南陵县| 临武县| 化隆| 毕节市| 乐东| 巴彦淖尔市| 宜丰县| 岑溪市| 涟水县| 厦门市| 长春市| 西吉县| 平顶山市| 沛县| 三河市| 西充县| 信宜市| 稷山县| 靖远县| 九寨沟县| 永济市| 涟源市| 咸阳市| 宿松县| 玉山县| 名山县| 西乡县| 策勒县| 和硕县| 新闻|